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投稿请关注【职场小说】专题,欢迎砸稿。
——我是比小透明还暗中观察的小透明
大家好,我是玉久~
首先跟大家道个歉,这周因为突然学校加了个连续一周的企业仿真模拟实验o(╥﹏╥)o
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来得及更新周刊,Ծ‸Ծ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一到周末我就赶紧马不停蹄的来赶紧拜读各位的文章了~
下面是本周的榜单
泰山伯秀-归属感建立不起来,你就是在给别的企业养孩子@慧眼识人才_陈慧
华山仲秀-21岁,一个人在深圳@伊小二
恒山季秀-【卖肉夹馍的张二柱】@蒋晓涵
嵩山新秀-为什么老板过得比员工还苦@这个馒头有馅
玉久的碎碎念
-归属感建立不起来,你就是在给别的企业养孩子@慧眼识人才_陈慧
关键词:归属感 团队
这篇文章字数不多,但却是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步入职场后,许多人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体会。有的是觉得工作越干越没劲,有的人反而觉得很安稳充实,也有的人对工作充满热情,恨不得变成工作狂。
文中作者的朋友向作者这样说: “陈老师啊,我觉得我现在的团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团队的凝聚力低,团队成员整天萎靡不振不说,还老是给我提一大推要求,我都快受不了了,你可得帮帮我啊!”
实际上这个朋友所提到的现象正是因为,她团队中的人都处于第一种状态。没有奋斗的动力,随时可能扭头走人。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归属感。
其实当我们进入一个公司里,最开始对一切都是未知的,新奇又充满斗志。甚至有的前一天甚至会失眠。这种感觉就像我们曾经刚分到一个新班级一样。
如果把一个公司比作一个班级,以前和同学为了学习这个目标聚在一起,后来我们和同事为了挣钱在一个公司工作。或许职场上会有很多尔虞我诈,同事之间也会勾心斗角。但这并不会从根源上影响到整个公司,因为每个公司都会有这种情况,就像我们曾经班里也会拉帮结派一样。
但我们能发现的是,如果全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说运动比赛的时候,就算是曾经你最讨厌的人你都会拼尽全力的为其加油。这便是班级的凝聚力。而公司也一样,如果不能让内部的成员感觉到归属感,那整个公司就形容一盘散沙。
关键词:深漂 经历
其实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勇于北漂和深漂的人,肯在自己年轻时用尽全力去拼一把的人,都是勇敢的人。文章作者作为一个21岁的刚毕业大学生,踏上了一个人的深漂实习生涯,在其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以前从未经历过得事,也领会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第一次找工作 ——屡屡碰壁后,终于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
第一次租房独居——高昂的房价,独自一人的无助,拎着行李一家一家的打听。在找到落脚之地的那一刻,才知道房子对于人来说的意义。
第一次挤早晚高峰——没有异地过的人不懂春运的真正含义,就像没有赶过早班人只认为高峰期是挤挤就可以。
第一次加班到12点——加班到半夜,打不到车。躺在床上那一刻,唯一庆幸的是第二天是周六。
第一次觉得生活不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原来我们曾经认为的“抠”,都是迫不得已。
文章写的很真实。特别是关于租房独居那一段,深有感触。我曾在网上看过很多关于北漂的文章,他们上班回到的家不过是十来平米的地下室。那个时候,其实我心里在想,长大的意义是什么?
离开那个温暖的家,离开父母亲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看尽脸色,一边啃着泡面一边在电话那头跟父母说我很好。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
作者的这篇文也是,写的十分真实。不管是北漂还是深漂,这两个字一开始或许是个动词,每个前往北上广的人,开始时想的是,我要去北漂了。后来当自己亲身经历后,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坚持了。剩下的那些人,才发现北漂其实是个名词,是用来象征着他们那么一群人。
这万盏灯火,却没有一盏为我而亮。然而我们所求,也不是谁为自己点一盏灯。而是以己之身,在这些耀眼光芒下,点燃自己的光亮。正如当初决定去北漂的自己,固执而又倔强。
——致北(深)漂。
关键词:任务 需求
故事很简单,作者的老板让作者将最近的人力资源表发过去,而她也照做了,却引起了老板的不满。作者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的很好了,但老板却觉得她给的那些没有用。
不知你是否碰见过这种情况?明明自己是按照要求做的,为什么老板还是不满意?
我在正在看的一本书《极简思考》中找到了答案。《极简思考》提倡一种结构化思维,在书中多次提到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利益相关者所关心的是什么?
说到底,不管我们的工作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从本质上来说都可以归为服务业。
利益利益,我们想要从别人身上获利,就必须考虑到他们想要从自己身上获什么益。正如文中的作者,她确实是把自己该做的做好了,但是对于老板来说,她要的不是这个,就相当于这个表是毫无用处的。
有的时候,决定我们做的工作好坏不是看我们的完成了多少,而是看我们完成的是不是对方想要的。
关键词: 无奈 小贩
文章虽是属于小说题材,但写的故事却是很真实,打动人心。
我们见过很多懂事的孩子帮助父母卖菜,卖东西,推车等各种各样的温情故事。像文中这样不理解父亲的还是头一次看到。但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只是没有被写出来。
作者反其道而行之,描述出的故事则更加突显了主人公张二柱的无奈和心酸。老伴早逝,不被女儿理解的辛苦,被同行排挤的心酸,被迫妥协的无奈。种种感情夹杂其中。我读出了两个字,那便是“生活”。
本来觉得作者的结尾很突兀,戛然而止,略显仓促。但仔细回味一番,觉得如此也好。对于主人公张二柱来说,他的生活就像一眼能望到头的小路,卖肉夹馍,挣钱,供女儿上学。就这三样事。
他根本别无去处,也别无选择。被人欺负走了,也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罢了。关于接下来的故事,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生活,没有那些完美的转折。
关键词:老板 员工
你眼中的老板是怎么样的?
西装革履,坐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
一月挣的钱是我们一年的工资。整天无忧无虑,除了偶尔训训人,没什么可烦恼的。
我们眼里的老板有很多,但我们没看到的地方,他们也有很多样子。
朋友是某位创业公司老板的秘书,跟我说起他老板的事情,才知道老板的生活原来很苦逼,比自己的小日子差远了。朋友的老板为了维护客户关系,经常陪客户喝酒。喝醉了,就在马路边狂吐。很难想象,这位衣襟上满是秽物的的醉汉,就是白天那位风光无限的老板。吐到满眼血丝,浑身无力,最后才用矿泉水漱口。第二天,如果客户有饭局,还得接着喝,接着吐。
文章虽短,但描述的内容却是我们所不知的。老板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风光潇洒,背后都是血泪。
不仅是创业公司的老板,那些上市公司的老总,日子也没有我们想象的轻松惬意。我们都只注意到了聚光灯下、报纸媒体上的亮眼形象,却很少见到他们背后的艰辛。
我读完文章,脑海中只浮现一句话。
那时候她还年轻,不知岁月恩赐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断头王后》
我们只看到了风光,却不知,这世间的一切美好都是有代价的。我们只看到了老总那把椅子是有多豪华尊贵,却不知道坐在那上面的人,是摸爬滚打了多久才造就了它。
题外话来了:
首先玉久在这里说一些自己的想法,当初被告知让自己来做职场周刊时,其实心里还是忐忑比较多的。
毕竟我其实是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真正踏入职场,让我来点评各位前辈的文章,还是略显稚嫩。
虽然说我性格特殊,个人经历比较多,想法也比较成熟一些。
但我也不敢托大。所以想在此给大家说一句,有什么不足之处多多指正包涵。希望能跟大家一起进步和成长。
人生几十年,还有很多路要走啊,还有很多文章要读。
(✿◡‿◡)
俗话说,人在江湖飘啊,哪能没有料啊。
无论你的文采怎样,无论你是大v还是无人问津的小透明。只要你的故事有新意,可能成为职场上的助力,都可能成为五岳之秀哦~
投稿请关注【职场小说】专题,欢迎砸稿。
——我是比小透明还暗中观察的小透明
编辑:玉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