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人格分裂的影片,非常喜欢,因为比较悬疑。最早期的就是美国电影《精神病人》。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只是讲了一个汽车旅馆的老板分裂成了两个人,另一个就是他早已经去世的妈妈。
或许今天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很多人对这部冗长的电影会有些不耐烦,但是它可是这一类悬疑片的鼻祖。
最疯狂的人格分裂影片是《致命ID》,依然是美国片,男主角好像分裂成了六个人,真是可怕。
当然,他们都是精神病患者,当他们变成另一个人时,他们的所作所为本人是不记得的,于是哪怕杀了人,恐怕也是无罪的。美国历史上有过真实案例,杀人犯因为人格分裂而杀人,最后是无罪释放。
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有过一本书《自我和本我》(Id and Ego),内容自然是每个人不仅仅有自我,还有一个我们不甚了解的另一个我:本我(实际上他认为我们还有第三个我:超我(superego))。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了解一个我,那就是自我。对于其他的我,我们自己其实都甚感陌生,所以我们平时的用词都是自我如何,而非本我如何,更没有超我如何。
内心的另一个我与我们自己自然亲近异常,亲过生活中的另一半,亲过儿女、父母或朋友,他与我们形影相随。但是我们可能不仅不了解他,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他是你内心的陌生人。
但是,这样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个陌生人就是你对自己的看法,这一看法来自你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如果你奋力完成每天的工作目标,却又时时被以往的挫折所压抑,那么你内心就充满了疑惑,这种疑惑扭曲和毁损了你的自我。你为自己羞愤难当,因而使自己的能力受到忧虑和惧怕的局限。
相反,如果你充分利用以往成功的经验这一有利条件,再加上信仰、果敢和自信,那么你的自我会随之焕然一新,那个陌生人成了你最忠诚的朋友,他会与你风雨同舟,相互激励,驶向光明的港湾。
所以,这个陌生人如同一架装在体内的座钟,计算着快乐和悲哀的分分秒秒,令你与他日益亲热。它又如一只感情温度的自动调节器,调节着你对人对己的所作所为。
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不要被这个陌生人控制,我们要有创造性地、满怀爱怜地去控制他,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有意义得多。
拿破仑曾经说过:“真正能伤害你的,只有你自己,而非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