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讲的是如何利用时间,这一篇的说的就是如何开拓自己的心智。看过我前面的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写过关于心智力量的内容。这篇内容则是告诉大家,如何开拓自己的心智。
1.获取知识的途径
我们获得知识最基础的方式是“体验”。
体验就是通过五官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获取新的知识,就像我们知道太阳是耀眼的,歌声是动听的之类的知识。
然后就是“试错”,·是什么是试错呢。比如你看到一只蚊子,不去驱赶它,然后被它叮了一口,被叮的地方肿了起来。这时你就知道不能被蚊子咬了,下一次就会提前驱赶它。这就是试错。
在“试错”上面还有一个更聪明点的,就是“观察”。观察延伸了我们体验的范围,可以通过观察来学习一些新的知识,而不必亲自去试错或者体验了。
上述的三种获取知识的途径都有局限,于是“阅读”就成为了获取知识的更重要的手段。自从有了文字,我们传播知识的速度变快了,而现在的互联网则让知识的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阅读,可以让我们快速的获得前人积累的经验。我们就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2.摆脱经验的局限
虽然我们现在能够以极快的速度获得前人的经验,但是我们需要摆脱经验的局限。
现在的教育,小学、中学、大学差不多15年的时间,就有机会能够把牛顿、达尔文等历史上的巨人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学到自身的头脑里。但这样的”教育“并没有出另一个牛顿、另一个达尔文。因此,我们需要摆脱经验的限制,走出自己的道路。
而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思考”,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正确的思考”。前提就是你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支撑起你的思维。不会像幻想一样,没有现实依据,完全凭借想象力。“正确的思考”应该有完整的逻辑。
还有,我们应该知道个体的经验是有局限的。就像色盲患者和正常人的体验的区别,他们无法相互理解,因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群体的经验也是有局限的。这个有限是源于生命的短暂,目前已知的还没有超过200岁的人。哪怕你有200年的寿命,相较于人类文明诞生的时间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
3.自学与老师
自学是一种能力,它建立在阅读上面。每当我们学习一个新知识的时候,都会拿它与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借助已有的知识来描述新学的东西。就像如果你连加减法都不知道,那更别提乘法了。
提高自学能力还有写作,写出简洁、有效、准确、具体的文章会加深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形成知识网络。
大家要学会实践,这可以检验你的自学能力。平时记英语单词,就可以多看看英语文章。平时学习烘焙,就可以尝试着自己制作一些成品。
我们要以正确的角度看待老师,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教的很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些老师专业能力特别强,但是教学生却没那么厉害。而有一些老师专业能力不强,却能教出好学生。
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分依赖老师。毕竟老师不是神仙,不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老师也是人,也有出错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理解。
4.态度与记忆力
态度有时候决定你的世界。就拿考试做例子,考试结果一般有两种,一是通行证,二是拦路虎。我们有许多人都讨厌考试,但每个人都喜欢有一张通行证,当我们不把考试当做一种折磨,而是看成获得offer的一次测验,那我们就会在备考的时候快乐一些。
有些人特别相信自己的记忆力,而另一个现象就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有瞬间想不起自己要说什么的情况。就像相信一切都是命运在操控的人,过马路的时候还是会左看看右看看。
记忆力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大部分东西我们都是短期记忆。长期记忆需要的就是大量的重复,和有意识的回忆。这时,我们养成随时记笔记的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把笔记记下来,抽空的时候看一看,加深印象,最后变成长期记忆。这是一个好习惯,会让你收益匪浅。
总结:
1.多阅读,这是让你快速积累知识的方法。
2.摆脱经验的局限,学到知识之后,要学会思考,内化。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3.自学能力非常重要,要加以练习。
4.不要把老师看做神仙,他们也是人,也会犯错误。
5.改变自己对事情的态度,这会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
6.不要完全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学会做笔记是一个好习惯。
参考书籍:《把时间当做朋友》
爱学习、爱健身的大学生。每天分享读书感悟,每天几分钟,和我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