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已经站在职业教育领域里六年之久的一线教师,我居然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职业教育法》,这怎么能不让我心生惶恐,为自己汗颜?
今天下午,由某大学的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袁老师给我们做“新时代 新机遇:新《职业教育法》的革新与引领 ”专题讲座,这让我受益匪浅。
她从“传承发展:新《职业教育法》的修订背景”“守正创新:新《职业教育法》的价值定位”“突出重围:新《职业教育法》的体系革新”“强效引领:新《职业教育法》的实施策略”“未来展望:新《职业教育法》助推AI与职教融合”五个方面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进行细致解读,让我们对《职业教育法》的修改背景,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有了深刻理解。
袁教授我们关于《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了解多少,面对我们多数人的困惑,她说:“法律法规的生命在于执行,法规的权威也在于执行”,相比宪法刑法而言,我们确对这些软法律不够重视,之所以被称作软法,就是因为执行力不强的而不容易让人入骨入心。
突然想到有一个故事,某大师在某国去接放学的侄女,刚好看到校门口有某人掉落的一张钱币,于是大师就把钱捡了起来。这时候,他侄女告诉他钱不能捡,不然会很麻烦。大师很好奇,于是问道:“有什么麻烦可言?”
他侄女说,捡钱以后,要么就交到相应的部门,然后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候警察过来做笔录;或者拿着钱静静等候失主找来。
大师说:“那我不交也不等把钱带走算了。”侄女睁大眼睛说:“那就更麻烦了,这是触犯法律会被抓起来的!
可是在中国,很多东西都是用道德来约束,可是又偏偏有很多无道德之人,所以那些所谓的不能就变得形同虚设。
漂亮的袁教授用极其亲切的声音娓娓道来,单是她美妙的声音都让人酥到骨子里。从她的言谈中就可以看出她的博学,不管是历史的地理的,还是古代的现代的她都是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袁教授说她马上四十岁了,四十岁?年纪尚且如此轻轻,可是头衔数不胜数,比如: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高校研究中心主任,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专家,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委员会副董事长等等。
她说,她原本打算这个假期要完成两个国家级课题,几篇核心期刊文章,一部专著。可是假期已然过了一半,她的任务还没有启动,因为她总被一个接一个的任务忙得晕头转向。比如:准备一个又一个的培训,作为部门领导而必须完成的突然其来的任务等。
袁教授说她也总是一个夜猫子,每天只有利用晚上十点过后,孩子睡觉后和早起的安静时间。她的文章和重要课题都是靠熬夜写出来的。她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一直忙到九点多家人都起床,热闹到她无法继续时她才收起任务,安心陪家人和孩子或者上班。
都说“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袁教授已经那样优秀了,她早就是多少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可是她依然那样努力,这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这一节课我听得非常认真,一方面是老师的人格魅力,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确实讲得不错。我找老师要来PPP,决定回家后再认真研究和学习一次。
不管袁教授所讲对我们的实际教学的用处多大,仅是她的精神就早已经触动我的灵魂,激情我努力前进的决心,我相信,今生,这个漂亮的女子,学识让人无法望其项背的女子都已经深深刻进了我的骨子里,并伴着我一路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