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请对传统文化存一份呵护之心

请对传统文化存一份呵护之心

作者: 宋瑞祥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8:21 被阅读46次

鬓毛衰cuī还是shuāi?请对传统文化存一份呵护之心(人民日报2019-02-25)

作者:桂从路

    最近,一篇网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发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改正的错误读音,如今却到“认证”。对此,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说服到底念shuō fú还是shuì fú,铁骑究竟是tiě qí还是tiě jì?事实上,这些读音出现争议,并非首次。早在2016年发布第三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征求意见时,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读音就成为规范读音。除了这些日常用语中的读音改动,有些诗词中留存的古音被修改,也引发热议。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改为xié)、“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改为shuāi),这些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词的合辙押韵,影响了韵律美感。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发音是约定俗成的,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形成的普通话,语音的流变从未停止。如果把语言比作一条河流,那么这条河流中既有河水奔腾而下,也随着支流的汇入、地势的起伏,以及地貌、气候、植被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然而河流之下,也有着千万年沉淀而成的河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才是河流的本质。从历史的角度看,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何其有幸,能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感受委婉的韵致,能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ǎ)”中体会旷野的苍凉,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

      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载着文化与心灵的密码。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更讲平仄,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之所以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原因。即便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仍能从这些音调韵脚中,领略唐诗宋词的曼妙音符。而那些处于诗句关键位置的“诗眼”,更保留下日常语言中已经不常见的读音,让人从中感悟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于反复诵读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找到一脉相承的源头。从这个角度看,人们关注字词读音的修改,正是因为存有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之心。

进而言之,人们希望留存这些“诗眼”,其实也是想为传统文化在汉语发音中留存一些“气眼”,让日常交流的语言,至少在诗歌中能够多一份诗情。我们不可能要求语言一成不变,相反,更有效率、更为实用、更能容纳当下生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也应看到,在变动不居中,我们仍然需要找到接续传统的空间。

相关文章

  • 请对传统文化存一份呵护之心

    鬓毛衰cuī还是shuāi?请对传统文化存一份呵护之心(人民日报2019-02-25) 作者:桂从路 最近,一...

  • 请存敬畏之心

    人活一世,开心最重要,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好好活着太难了,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

  • 对葡萄酒请谨存欣赏之心!

    昨天,驱车300多公里祝贺老友卢叔的阳江中喜试业,酒足饭饱之余,到胜哥工作室听音乐,我对音响器材了解甚少,凭自己的...

  • 对葡萄酒请谨存欣赏之心!

    昨天,驱车300多公里祝贺老友卢叔的阳江中喜试业,酒足饭饱之余,到胜哥工作室听音乐,我对音响器材了解甚少,凭自己的...

  • 对自然存敬畏之心

    2020的新冠状病毒肺炎,再提醒人类,要对自然存敬畏之心。 在家温习了侏罗纪公园,垂直极限,完美风暴,...

  • 信任

    说起信任,总让我对它怀有一份敬畏之心。时时觉得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所以,总想对它万般呵护,千般宠爱。...

  • 2021-05-17

    佛家讲恒顺众生!这么些年我对婆婆存怨,有嗔恨之心!往事如风,不要再提!现在就写写我如何释然的!从去年在传统文化群与...

  • 存敬畏才能知长久

    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对生活我们应多存一份敬畏之心,加油!

  • 对陌生环境存敬畏之心

    人到陌生环境中,必然不能像主人一样熟悉,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人,必然不能为所欲为。什么时候都要对陌生的环境心存敬...

  • 敬畏之心

    为人要常存敬畏之心。敬畏源自内心,是对某种事物存敬重和畏惧之心。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敬畏之心始终没有停止过。孔子讲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对传统文化存一份呵护之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tq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