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我们东北那时候那小孩儿,到了冬天,整天大鼻涕咧些的,穿个二大棉袄,一般都是捡剩下的,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怎么样?哪有合适的呀?里面就穿一个小线衣,那小线衣一般都穿成麻花了,袖口子都突撸套子了,秃噜老长了,棉袄大的里面框档框档的,都兜风。摊上那小的棉袄,纽扣都系不上扣,只好在腰间整根麻绳系上,就这样,能暖和吗?跟敞开怀似的,成天到晚的出来进去的,外面冰雪天气冷得直打哆嗦,那时候柴火也少啊,屋里也冷得嘶哈地,太冷了,就烧点苞米杆子烤烤火。

头上扣一个破棉帽子,两边支楞起来,一般连手套也没有,两只手都操到袖口里头,不感冒才怪。
现在人们富裕了,生活都好了,大人对孩子照顾得非常周到,有点头疼脑热感冒,马上就去医院,那时候感冒你得自己挺着,挺够了七八天才算能好,整个病程的感受全都体验到,哪里舍得给吃药啊!顶天给煮个鸡蛋,实在高烧大劲儿了,说胡话了,才给点退烧药。

谁说现在的孩子每天学点习,还吵吵吵的说累呀,说不行啊,这样那样的,什么时候不累?什么时候不苦?现在的孩子学点习算什么?想想以前吃不上饭,饿着肚子不也一样什么都得干吗,如果孩子们不好好学习,不努力,真的应该让他们知道你们的父辈和爷爷们是如何生活过来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只不过苦得不一样,但是都需要不怕苦的精神,努力向前,不断的前进,不断向上努力,才能成功,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