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管这些事(一)

资管这些事(一)

作者: 蓓_ad20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23:10 被阅读0次

    《资管不可能这么有趣》还蛮好读的,小小一本书只有8.4万字,用很通俗的语言和例子讲述了资管这些事儿。浅显易懂的文字帮我清除了一些盲点,之前对我来说比较模糊的概念,比如券结,资管新规的来龙去脉,作者都讲解的很清楚。今天利用通勤时间和午休时间阅读了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一,午休时间读的那部分,甚至,让我觉得很亢奋。今天先分享几个小点。

    首先,资管是干什么的呢?

    资产管理业务就是资产管理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按照协议约定的投资范围、条件、要求和限制,以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为目的,为客户提供委托资产的投资,并收取管理费的行为。就像我们去餐厅点餐,餐厅接受我们的委托,我们在菜单上选定菜品并提出口味等要求,餐厅为我们出餐并收取餐费。

    资管机构的体量如何?分别是谁监管呢?

    如果按照资产管理机构的体量进行排序,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机构是商业银行,其次是信托,再次是保险。这三大资管巨头都隶属于银保监会监管。接下来是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和私募基金,这些机构隶属于证监会监管。

    那么什么是资管新规?资管新规是如何来的?为什么会有资管新规,它又解决了什么问题?

    我们得从银行的业务发展来看。

    刚开始,银行的业务很简单,老百姓存钱,收取低利息,银行将存款贷给需要的企业和个人,收取高利息,这中间的利息差就是银行的收入。

    如果一家银行吸收了1万亿元的存款,就没办法放出超过这个金额的贷款,如果银行要赚取更多利差,怎么办?银行可以找央行借钱、找同业拆借,这些都是办法,但都是有限度的。于是,银行想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利用信用和网点两项优势,发明了理财产品。客户来银行购买理财产品,银行再用这些理财资金去发放贷款,钱就越来越多了。

    如1998年公募基金的诞生而开启的。2005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诞生,自诞生起,就一发不可收拾,其规模发展速度远超公募基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商业银行有着两项无与伦比的优势,那就是信用和网点。

    如果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问题,客户是会遭受直接损失的。但客户似乎并不知道这一切,客户只看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远远高于储蓄存款,却没有意识到风险其实也被放大,或者说客户愿意相信银行是可以刚性兑付的。而监管机构则注意到了其中的问题,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提升收益,但其实是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将本应自己承担的信用风险转嫁给了客户。于是,监管机构开始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并印发相关管理办法要求银行不能直接用理财资金去发放贷款。

    这怎么办呢?银行想出了一个办法,它找来了一个同样能发放贷款的亲兄弟——信托公司。银行把募集的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通过信托公司发放贷款给信贷资产项目。这个模式叫作“银信合作”。比起之前银行直接用理财资金对接信贷资产的模式,“银信合作”的模式将最后的放款人由银行变成了信托公司,对风险的控制也由原来的银行一个角色变成了银行和信托公司两个角色。

    虽然“银信合作”与之前的理财模式在本质上没有差别,但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释风险。不过,这种模式发展的速度过于惊人,本质的风险仍然存在。为了规避理财业务规模扩张过快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中国银监会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约束了“银信合作”这种模式。

    银行又有招儿了,没有多久,一个新的模式诞生了银行把理财资金转化成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再由资产管理计划去投资信托计划,信托公司用信托计划去发放贷款给银行的信贷资产项目。这个模式叫作“SOT模式”。这个模式通过引入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使得防范风险又多了一道保障。

    但是再多的被动防护系统,也并不能够抵御速度带来的风险。而且,虽然银行理财通过引入信托公司,又引入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风险防护,但研发这些模式的初衷也有规避监管之嫌。毕竟,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在当时同属中国银监会监管,而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由中国证监会监管,在监管边界上的扩大,也增加了“SOT模式”的监管难度。

    于是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信贷业务出现了两套体系:一套在银行表内,受到严格的监管;另一套在银行表外,由银行发行理财产品,通过层层通道实现信贷投放,所以表外业务有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影子银行”。

    从表面上看,大资管时代所有的参与者似乎都是赢家,银行盘活了客户的资产,被投企业得到了资金,负责通道的资产管理机构业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投资者也享受到了可观的收益,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而所有的参与者似乎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风险。一旦出现风险,“游戏里”的赢家可能全部变成输家。在所有的参与者都在享受盛宴之时,只有监管机构在一边冷静地观察着事态的发展并思考着如何有效控制风险。

    银行客户更喜欢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因为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流动性更高,资金的可支配性更强。那么如何把一大堆期限是若干年的资产销售给理财需求是几个月的客户呢?银行把3年期的非标资产切分成12期每期3个月的理财产品卖给客户,利息也拿出来均分,形成一个期限接龙游戏。这被称为期限错配。

    问题真的解决了吗?其实没有。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把一个10亿元的非标资产切分成短期理财产品销售,一开始10亿元的产品全部卖出去了,第二期亦然,等到了第n期时,股市大好,投资者都投向股票和基金等产品,而这期理财产品只卖出2亿元,剩下8亿元的缺口怎么办?这就是理财产品断档了。其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看似均分的每一期理财产品其实风险是不均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的信用风险会逐渐暴露。比如,一笔3年期的资产,也许到最后一年债务人的报表出现严重问题,信用风险才会暴露。但是,理财产品的前8期已经兑付了本息,资产的风险很可能在第9期理财产品上暴露,甚至到最后一期。

    银行针对以上问题,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银行做一个池子,把很多期限不同的资产都放进去,使期限接龙游戏从资产端就形成,而不是在理财端形成。这样,池子里的资产会形成一个大的账本,理财资金和资产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形成多资产入池、多理财资金出池。而且池子里的任意资产出现风险,只要池子够大,其他的资产收益会掩盖或者填平暴露风险的资产。这个池子,被称为理财产品的“资产池”。

    看似聪明的游戏,却隐藏着风险隐患。大资管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银行通过存贷款经营风险,获取息差收入的业务逻辑,银行将自己变成一个项目中介,将资产通过通道的层层包装后变成理财产品销售给投资者,提高了收益,同时也转嫁了风险。一旦经济出现下行,在一些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时,大规模的债务违约将可能引发连环问题,会导致局面失控。

    这和当时的泰坦尼克号一样,主观上,人们认为泰坦尼克号“大而不沉”,就像如今人们认为银行“大而不倒”。客观上,泰坦尼克号根本没有配备足够的救生艇,才导致1 500多人葬身在遥远而冰冷的太平洋。简单来说,主观风险认知上的缺失,以及客观安全标准上的疏漏,酿成了一场千古悲剧。于是,资管新规诞生啦: 破刚兑,净值化,去嵌套,禁保本,限杠杆。在新资管时代,所有资管产品都有清晰的投向,都能够得到正确的计价,都可以充分揭示真实的风险。有且唯有这样,当人们踏上这艘新的邮轮时,才能享受更安全、更踏实的旅程。

    在此,感谢我们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

    ps,过十一点了,今天睡晚了,罚自己明天不许吃小蛋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管这些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ur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