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注意到一种现象:看电视的时候,总是习惯于看屏幕下方的字幕,剧情都是通过文字了解的,如果没有字幕,感觉自己的注意力不知道在哪里。如果眼睛只看画面,有的时候竟不知画中人都说了什么!
有一次晚自习,口述布置作业,收上来批改的时候,吓了一跳。好多学生记录下的问题错漏百出,同样的口述,学生记录的结果却是各种不同!
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样子看上去很认真,时不时还点头摇头一番,好象都听明白了。等到私下问答或者作业检查时,细节上的错误却非常多,好似他们听不到问题的细节。
所以,我们通过听来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不是下降了呢?
记得小时候,没有电视看,更多的时候是听收音机。每晚的“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伴随我长大。我会想象声音后面的景象,特别是听故事,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形象。我心中的白雪公主和你的肯定不一样。现在的孩子从小看画本多,感觉好多事物形象都固化了。记得儿子小时候画房子,总是画尖尖的三角的屋顶,一两扇窗,一个门,如果是楼房,则是它们叠起来的效果。我问他,你们的学校是这个样子的吗?他说,不是的呀,可是老师是这么教的啊!想想便可惜。好在我发现的早,及时引导,他才开始用心观察身边的环境,然后画出来。
当很多事物在心中已经固化时,要么,我们不想去看它们,要么,更关注它们期待有新的变化。但是,倾听的就少了,想象的也少了。试着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身边环境里的各种声音,你有多久没有认真听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