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书真的很难读得下去。如《红星照耀中国》,读起来困难重重,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终缺乏精神食粮,没能像红军那样胜利走完二万五千里。
杨绛先生曾对读书有很生动的论述:“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时,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我这是“不辞而别”吗?有了这四个字,我的放弃倒显得冠冕堂皇起来。
《傲慢与偏见》这样的经典名著我也没能认真读完,星妹说,这个一定要看,完全是恋爱指南啊!怪不得我不会谈恋爱呢!
因为本身文化内涵太浅,心理素质又不够强,临阵容易慌乱,淡定不了,我又一次当了“逃兵”!也罢,哪天再冲向战场厮杀一场。
走进《论语》的围墙,仿佛是多年后的的一场再遇,冥冥之中再来一次牵手,重新认识。翻开书,书的前部分有我以前用红笔圈画的痕迹。读了两天,脑子发胀,我在写作群里求疗方。舍得老师说:《论语》这样的经典之作不能泛读,要精读,最好背诵,不在于数量,关键求质量。
一语中的。精读、细读,需要慢心态,不急不躁,要有春风拂面的轻柔,要有艳阳映天的热情,要有细雨入夜的滋润,还要有古柏长青的苍劲与挺拔吧!
这下,我不能再当“逃兵”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