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小土 ~ 家有1岁宝宝大明。
1岁+宝宝发烧的典型经历分享
小土已经隔绝手机有三天了,能让小土没时间拿起手机刷刷刷的,那只有:
娃生病了!!! 1岁的宝宝经历了一场严重腹泻伴随反复高烧38° - 40°三天三夜。
第一天起因:病从口入导致秋冬季腹泻高发期,大明控制不住的吃手(口欲期+长牙),导致下午开始腹泻(绿黄色蛋花样水状大便)+高烧(38° - 40°)。
第二天就诊:经历了一夜的高温38° - 39°徘徊,大明并没有太难受,频繁的腹泻并没有耽误吃喝玩乐。早上辛勤的老母亲带着大明拉在保鲜膜(可以把保鲜膜贴在尿不湿上,方便留取干净的样本)的大便去医院化验。化验结果:轮状病毒阴性(并未感染),白细胞15-16,红细胞1-3。痢疾。大夫开了头孢+益生菌+生理盐水+美林。其功效对应为:消炎+止泻+防脱水+退烧。切记: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
这是最难熬的一天一夜。温度基本处于38°上下,娃依旧可以勉强坐着和我们互动,玩耍,偶尔需要抱着玩小车。期间三次达到41°,大明只在40°+以上服用了美林(喂药间隔期为6小时,24小时内只能用药4次),温度迅速下降了。过3个小时,新一轮的战斗又升起了,可是距离6小时还不到,不建议用药,怎么办?? 对,物理降温+推拿降温(方法详细见下文)。若干次39°都用此方法亲测下去了。所以三天三夜下来,用退烧药3次。
第三天就诊:一直处于39°高温,娃爸不淡定了,非拽着来医院验血验大便,验证吃消炎药两天是否有所降低数值。化验结果:大便内有潜血+白细胞正常,代表炎症已经下去,但是尚需止泻自愈。血项:白细胞正常+c反应蛋白偏高。这个比较难解释,据我先生通俗解释:炎症快好了,已经不需要白细胞上阵杀敌了。鉴于这个结果,大夫的建议是次日要是不退烧说明药品已经没有作用了,过来输液吧。(此处心里一万个无力抗争。。。只希望娃的免疫力能在勇猛一下下就能胜利了)
第四天退烧:凌晨开始大明处于39°时候用推拿退烧成功,并且在6个小时内没有再次发烧,这说明我们胜利了。这次的发烧战役正式结束了,欧耶~ 随之,停止服用消炎药+继续吃益生菌调理腹泻,剩下的交给时间。

发烧不会烧坏孩子,为什么要量体温?
发烧是孩子病了的一个信号,发烧持续时间以及体温变化趋势,对于医生判断疾病有些帮助,所以住院病人会经常量体温,但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体温,除了感受到焦虑,做不了太多判断,确实不需要频繁地量。
三个月以内孩子
三个月以内孩子,只要体温高于38℃,就应该去医院。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尤其是新生儿期间(0-28天),10%以上的发烧是严重感染所致,比如菌血症、脑膜炎、肺炎等,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又很不完善,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1到3月的孩子的发烧,很大部分是自限性的病毒感染引起,但也有较大比例是细菌感染所致,同样因为孩子小不安全,鉴别起来很难,医生需要做些检查才能将风险较低的那部分孩子筛查出来,家长自己在家是无法判断风险大小的,要做的就是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去。
三个月以上的孩子
3个月以上的孩子,当怀疑孩子有发烧但不确定时,可以量一下,以确定孩子发烧开始时间,看医生时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病史。或者孩子发烧时哭闹、烦躁可以量一下,以确定是否需要用药。
如果在家观察,判断孩子精神状态很重要,如果精神不好也要去医院。判断孩子精神好相对简单一些,如果孩子还有劲玩,会跟大人互动,那说明精神还不错。
但要判断孩子精神不好就没那么容易了,发烧会让很多孩子昏昏欲睡,很难判断是真的精神不好了,还是发烧让孩子犯困,医生有时都判断不准,家长就更难了,如果自己心里没底还是早点上医院,不要有侥幸心理。
但其实,发烧虽然会让孩子不舒服,但目前并没什么证据能证明发烧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也不会烧坏脑子,除非是少见的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和中暑。相反,体温升高可以减少孩子体内微生物的复制和繁殖,也可以提高人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清除,发烧对孩子的病情恢复是有利的。这点小土是强烈支持的观点,但是我更懂在实际遇到发烧的情况,早已把这些抛之脑后,只想赶紧退烧退烧退烧,不论用什么方法,哪怕输液也认了。

如果你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在家里观察,又该如何应对呢?
大家也可能注意到,孩子的发烧比成人频繁很多,原因是孩子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没接触过的细菌病毒更容易造成感染,所以容易发烧。发烧是免疫系统起作用的表现,孩子的免疫系统也在和病菌接触过程中不断完善,等孩子大了,发烧的频次也会越来越少,所以发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既然发烧是有利的,所以不要一发烧就立马想着给孩子退烧,而且有些病毒感染之后就是要烧好几天,退烧药只能短期内将温度降低一些,不能预防热性惊厥,也不能缩短生病的过程,你急或者不急,总还是要烧那几天。
方法一【退烧药的选择与使用】 布洛芬(美林)和对乙酰胺基酚(泰诺)
那退烧药有什么作用呢?就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我们大人也都发过烧,有时候38℃就觉得非常难受,头痛,浑身无力,话都不想说一句,不过孩子对发烧的耐受能力似乎强于大人,有的孩子39℃的时候她一样可以玩。
那什么时候给孩子用退烧药呢?当孩子觉得很不舒服的时候。但每个孩子对发烧的耐受能力不一样,所以用药的时机也可以不一样,中国最新的指南的意见是体温39度就可以用,或者发烧让孩子明显不舒服也可以用。
因为退烧药也可能产生副作用,一般不推荐在38.5℃以下给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孩子用药,但对有心肺功能不全、贫血、糖尿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孩子,因为发烧会加快代谢,也会增加氧气的消耗量,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心输出量,为避免心衰,代谢不稳定等情况,可以在38.5℃之前用药。发烧也容易诱发癫痫发作,所以有癫痫的孩子也应该更早给药。
无论是WHO,还是美国儿科学会,还是中国的发热指南,都认为布洛芬和对乙酰胺基酚是对儿童相对更安全的退烧药,布洛芬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而且不要给频繁呕吐、脱水的孩子用,以免产生肾损害,对乙酰胺基酚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对呕吐的孩子也可以用栓剂。
中国以前的指南认为对超高热的孩子,可以交替使用这两种药,但去年最新的指南已经明确不推荐联合或者交替使用这两种退烧药了,因为这样会增加用错药或用量的风险。所以建议只选用一种,用药量和方法参考说明书使用即可,不要自行减量或加量。
发热伴随代谢的增加,水分需求增大,无论是否使用药物,都应该让孩子多喝水,不愿意喝水的孩子也可以试试淡一点的果汁,出汗多也可以喝口服补液盐。
方法二【穿着厚度】 千万不要捂!
穿衣服要穿轻薄能吸汗的,厚度以孩子舒适为度,可以开空调,不能给发烧的孩子捂汗。
小细节:如果孩子头部非常热+手脚冰凉,说明温度正在升高。需要:揉搓手脚增加温度,或者穿上袜子,或者泡热水足浴。手脚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整体散热退烧。

方法三【物理降温】大明体验了所有的方式,效果因人而异,仅供参考
①推荐指数★★ 温水澡+温水擦浴优点:对于39°左右,在封闭的空间温水30分钟左右,孩子非常舒适爱玩,短时间内体温下降。缺点:体温回升也快,第一次40°就是在温水澡之后2小时左右达到。
②推荐指数★ 退热贴:大明完全不接受,全身发烫的情况下,冰凉的贴在身上,一直在大哭。
③推荐指数★ 酒精擦浴:因为孩子皮肤娇嫩,酒精可能经皮吸收引起中毒。
④推荐指数★★★★★ 推拿

清天河水:天河水就像人体的清河之源,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由手腕到手肘,涂上润肤露,直推300-500次。(38.5°以下有效)
打马过天河: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蘸水,由手腕到手肘在皮肤上拍打,它的声音就像是小马过河时马蹄拍打水面而发出的响声。温度高了一定尝试此方法。(38.5°以上更有效果)
蘸水捏脊:捏脊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驱寒,又能清热凉血。顺着一个方向蘸温水捏20-30遍,明显出一身汗,就出来效果了。
这次发烧,大明39.5°以下我基本都在用推拿的方法降温,实际操作中,并不是几十次几百次可以达到退烧效果的。比如有一次大明睡着了,我和姥姥分别不间断按摩了一个多小时才慢慢有所退烧到38°。非专业测评,因人而异,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多尝试几次找到适合自己家娃的方案。

自己在家处理最重要的还是要观察孩子的精神反应,觉得精神反应不好了就应该去医院,如果孩子发烧的同时有头痛、脖子硬、抽搐、喉咙痛、耳朵疼、身上出皮疹或淤斑,反复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也应该去医院。2岁以下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24小时,2岁及2岁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3天也应该去医院,任何年龄体温反复超过40℃,或者其他自己心里没底的情况也要去医院。
总结下来就是,发烧对孩子病情有利但会引起不适,应对发烧要注意孩子精神反应,警惕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超过了39度或孩子不舒服时可以用退烧药,发现不对劲、心里没底就上医院,其它事情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