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喜乐拆书】第二十四期写作营
074-京燕-茶艺学习复盘(一)

074-京燕-茶艺学习复盘(一)

作者: 京燕 | 来源:发表于2023-12-06 17:57 被阅读0次

对茶文化的理论学习是学习茶艺的基础,茶艺老师讲了很多茶叶的知识,我今天就通过自己笔记和理解复盘一遍,供大家学习。

一、茶的起源

1、神农是第一个发现茶的人。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历史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

3、茶至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

4、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酒精饮料。

二、茶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6种古医书记载,茶有保健作用的有20项,219种药效,如提神明目、止渴、治痢、去腻醒酒等作用。可见,从古至今,茶叶都是一种药饮两用的饮品。

三、茶的发展史

1、神农时代: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用茶叶当菜食用。

3、秦代: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4、汉代:(西汉)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上流社会的氛围影响,茶事活动在唐朝兴起。

6、宋代:泡茶技艺的改进,茶事活动诗词歌赋的大量出现,宋徽宗的《大观茶论》的出现,使茶叶在宋朝达到顶峰。

7、元代:制作散茶,重炒略蒸。

8、明代:朱元璋正式改团茶为散茶,茶叶品类百花齐放,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四、茶叶冲泡的方法有:

煮茶法:把茶直接放入茶釜中烹煮,是唐代以前常见的方法。

点茶法:把茶末放入茶盏,用沸水冲点。此法从宋代的斗茶中发展起来,后被广泛接受。

毛茶法:把茶叶和诸类干果放之碗底,用沸水冲泡,边喝茶边吃茶果。就像现在的果茶。

点花茶法:把梅花、桂花等香气馥郁的花蕾和茶末一起放入碗底,用沸水冲入。茶汤中花蕾绽放,香气扑鼻。此法为明代人创造。

泡茶法:此法从明清时期沿用至今,用盖碗或者紫砂壶冲泡,过滤叶底只饮茶汤。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流传以久,他能在眼花缭乱的各种植物中,找到这种小小的叶片,并能发现其作用。没有神农的发现,就没有现在中国的国饮。

这种敢于尝试、勤于专研的精神,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茶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演变:

茶叶用途的演变:

药(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菜(和粮食一起煮“茶粥”“羹印”。现在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现在餐馆还有“炸茶叶”这道菜)→饮

茶叶形状的演变:

叶→茶饼→散茶

茶叶冲泡方式的演变:吃→煮→泡

最后按每个时期的使用茶方式做个小总结,方便记忆:

上古时期→【生食茶叶】

隋唐以前→【煮茶法】

唐代→【煎茶法】

宋代→【点茶法】

元明后→【泡茶法】

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大家能对茶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明天继续复盘。

相关文章

  • 074-周复盘

    1,本周一直在补前一段时间落下来的阅读任务,这种感觉真的非常不好,感觉自己总是在追赶,没有走在时间的前面,这不是一...

  • 学习过后,及时复盘……

    学习过后,及时复盘…… 昨天收到了晓燕老师的微信信息,她在朋头圈看到了我发的关于1220立军老师年度复盘的事…… ...

  • 2019-01-30

    一、学习复盘 二、工作复盘 打卡记录

  • 今日事,今日“复”。

    在没有学习复盘之前,我常把总结当成了复盘。学习了复盘以后,我发现总结只是复盘的一个环节而已。 1、什么是复盘? 第...

  • 不开始,怎么知道自己坚持不了

    复盘第4篇,原创文23篇,忠于原创,坚持周更。 距离上一篇复盘至今写了18条原创朋友圈。 今天约了花艺茶艺师琦琦面...

  • 复盘很重要

    生活需要复盘 学习也要复盘

  • 复盘学习,做好工作复盘,从工作中获取知识-095

    2019年5月10日22:36:07 6.复盘学习 复盘一—定义 重新过一遍 复盘——作用 复盘——测试 复盘——...

  • 71/365复盘

    复盘是事后总结, 复盘可以加深印象, 复盘可以提取精华, 复盘可以检验学习的效果!

  • 林晓燕分享《投资获利真的不难,财报的秘密我说给你听》

    【读书复盘营第37场复盘 37/100】 林晓燕? 林晓燕,从国企老油条到自主创业,从工程女到财报研究王,人生不止...

  • 2021.1.10~子谊复盘

    听培燕妈师傅升级迭代分享复盘 复盘人:赵子谊 听着培燕妈师父,从解读到开课,从负债到一年变现47万,特别佩服师父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74-京燕-茶艺学习复盘(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bj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