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6-15不间断地”知行合一”,就会把“善念”化作血肉

2020-06-15不间断地”知行合一”,就会把“善念”化作血肉

作者: 韩兴国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10:26 被阅读0次

一、【知~勤学】

《大学》开篇896   遍

《六项精进》大纲896遍

《京瓷哲学》(第3遍,每周二四六线上塾内读书打卡)第43节:成功方程式。
   今天再读“成功方程式” ,悟到了这是人生的根本。
   能力的体现比较直观,表现在智商、学历、专长、身体素质等。能力特征显现清楚,往往作为人的评判标准。从现世的用人观、人才观来看,倾向于认可能力稍强的人。然而,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拼命学知识,到现在也一刻不停止,随着时间推移,经验也越来越足,能力越来越强,学富五车的人不一定人生就成功,这就是能力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
    而热情代表了人的努力和积极态度,有的人很聪明、能力很强,但消极怠惰、无精打采,再强的能力也发挥不了,结果也不会成功。所以热情也不是人生成功的决定因素。
    对人生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思维方式”,因为有正负之分,所以如果思维方式一旦出现负值,则能力和热情再强,结果也只能为负,同样,正向的思维方式可以让热情和能力不断加分。这三个分值越来越大的时候,人生结果就会越来越好。
    思维方式到底是什么?可以看作“哲学”、“思想”、“信念”,这些词虽然常见,却过于深奥,如果理解为“心灵”则容易得多,或“善念”更容易一些。
    何谓“善念”,积极乐观、团队精神、性格开朗、体谅他人、温文尔雅、认真、谦虚、正直、勤奋、不自私、不贪得无厌、知足、利他、感恩。等等这些美好的词汇都可归入善念。
    “善念”如此简单,可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我们多数把这些“思维方式”当作“认知型”的知识,学懂了还远远不够,必须伴随行动,很多是嘴巴讲得好听,就是做不到,如果只是知道则等同于无知,关键在于行,只有做到才是真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反复琢磨消化,并马上做、努力做、反复做,直到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形成无意识行动。
    要想达到无意识的自发自动行为,就要像学游泳、自行车那样,反复练习。不间断地”知行合一”,就会化作血肉。

二、【行~实践】

1、修身

早晨6点00起床,锻炼身体,读哲学书。

2、齐家

无。

3、治企

研究制定幸福改革措施。

4、利他

从2018年5月28日起日行1善,今日1善,总计697件。

【打卡始于2018年5月28日】

相关文章

  • 2020-06-15不间断地”知行合一”,就会把“善念”化作血肉

    一、【知~勤学】 《大学》开篇896 遍 《六项精进》大纲896遍 《京瓷哲学》(第3遍,每周二四六线上塾内读书打...

  • 一念

    作者:瞿栾镔 日行一善, 善恶可知; 知行合一, 一念之间。

  • 觉悟之路

    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加行⇒觉悟 善念⇒善行⇒善业/福德资粮 溯源 *善护念 *无所住/智慧 知行合一:良知/智慧+善行

  •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格物致知; 众善奉行,知行合一。 下等根基的人,会把它理解为做好事不做坏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上...

  • 莲花

    梦幻化作淤泥 淤泥吞没血肉 生出莲花

  • 读书笔记(4)—阳明心学

    最近对王阳明先贤的学说特别感兴趣,致良知,知行合一。在想,怎么样才能知行合一,什么是良知,良知是只善念吗? 我相信...

  • 看图写诗---鹰鸦盼春

    老鹰和乌鸦感念树的陪伴当叶子在无情的秋风循序善诱的鼓动下放弃了最后一片念想从此也将生命化作灰化作土化作鹰鸦孤寂的灵...

  • 碎碎念

    王守仁在心学中强调:知行合一,致良知。简单地说就是将善念付诸行动,规范自己的人生之路。曹邺之以官仓鼠为喻,辛辣讽刺...

  • 不间断地输出

    今天晚上接完孩子回来,已经9点多钟了,一切洗漱完毕,看看时间十点多了,该睡觉了!突然才想起简书还没有日更...

  • 沉静的夜晚 如同 爱人的怀抱 久久地沉沦 无思无念 化作永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6-15不间断地”知行合一”,就会把“善念”化作血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cc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