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英歌h
办公室放了件黑色薄羽绒衣,以备不时之需。临时穿用,手伸进衣袋,摸到一些坚硬的小颗粒,硌了我的掌心。
掏出一把风干的山里红,数了数,一共18颗。
曾经红润、饱满的山里红,早已失去水份,干瘪皱缩,坚硬如小石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70998/ec8310c27da9ae2b.jpg)
眼前浮现出它们当时在树上的风姿……
九月的东北山区,已是一片金秋景色。车子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我望向蓝天白云下色彩斑斓的山野,忽然眼前一亮,惊喜地叫了起来:“停车,快停车!山里红!”
路边的几棵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山里红,奇怪,居然没人摘取。我先摘了一颗稍大点的,咬了一小口,哇,好酸爽,正是记忆中的味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70998/ff38d37218f945c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70998/86ef095d7dd059b7.jpg)
我完全不顾及形象了,翘着脚,伸长手臂,拉低枝条,贪婪地摘啊摘啊,兄弟和兄弟媳妇也一齐动手帮我,很快就将树上够得着的好果子摘光了。盛装的塑料袋太小,我就抓了一把塞进衣服口袋。
后来,零零星星吃了一些,掏口袋掉了一些,剩下的,跟着我坐汽车、乘飞机、转高铁,奔波四千里路,从东北到江南,静静地待在口袋里,从秋天等到冬天,等着我把它们掏出来,等得都干瘪了,最终留下来的,就是这18颗。
其实,何止山里红,当时还有树上打下来的野梨、田野里摘来的“天天儿”、地上“偷”来的晾晒的野核桃、农村集市上买来的“红菇娘”……林林总总一大堆,我和妹妹把它们摊在日租房厨房的大理石台面上,每天看着它们,就像看到小时候随奶奶翻山越岭的收获。它们一天天枯干、腐烂,被吃进嘴里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最终进了垃圾桶。
我们吃的,不是野果,而是乡愁,是童少年华的的回味。只要与此相关的,我们总是一见倾心,贪婪地获取,真正到手之后,满足一时的味蕾,释怀一时的乡愁。人生有些东西却是一旦逝去,永远不可能再满足和释怀。
人心是贪婪的,贪美食、美景、美色、美物;人性是善变的,没有多少东西真如钻石般能够恒久远、永流传。当我们伸手去触碰我们想要的东西时,也许该问问自己,能做到不暴殄天物、物尽其用吗?
如果当时面对缀满枝头的山里红,我能控制自己的贪欲,浅尝则止,让它们留在枝头,成为路人眼中的山野一景,会不会更好?它们最终枯干、掉落,或成为鸟食,或回归泥土,进入生命的循环……
我该如何处置这18颗风干了的山里红呢?在异乡的泥土中,它们会发芽吗?等待一个春暖花开,找块地,期待一个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