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作者以旅游摄影为载体,部分诠释了摄影评论家巴特、桑塔格、本雅明三个人对于摄影的思考,文章的形式模仿德波顿式散文体,对摄影提出自己的见解。
章光和先生是台湾世新大学图文传播暨数字出版学系主任兼所长,台湾艺术大学图文传播艺术系副教授,影像艺术创作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并为美术馆收藏。著有《暗房终结者》《数字人体造像》等多部著作。
摄影发展到今天,尤其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全民便是摄影师,造成了影像的新一波的泛滥。在这片影像的汪洋中,如何取舍,如何面对,如何调节心态,是一个相当值得思考的问题。
十句话概括这本书内容:
1、影像可以是对旅行品质、生活观察、摄影本身的思考,它的焦点是多面性的。
2、收集照片之后,是否对于影像的海洋有更深的思考。拍摄者作为影像主导者,自己就是正义之师,这是摄影者创造的另一个真实。
3、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每个人与过去都会产生一种疏离感,照片可以让我们重拾记忆,仿佛回到现场。
4、把自己放到相机后面,是躲避当下生活经验的表现。
5、对于摄影现场来讲,在被旅游者眼睛“看到”与被摄影者“拍到”是完全不同的。摄影式的旅游,是摄影者与当下环境的一种互动。
6、记忆是虚幻游离、不可名说的,而影像是具体生硬而毫无保留进行复制的。
7、观看照片之时、照片里建筑的当时与拍摄之时,形成三个时刻的叠加,变成另一个时空的影像再现。
8、摄影是魔术而不是艺术。拍摄生活点滴,成堆的零碎事物,可以作为拍摄主题中的传记元素。
9、照片的刺点可以让你回想起当时的画面。
10、销毁单调的影像,不消费影像,而是重新思考,依据自己的欲望去理解生活,去拍摄你想要的照片。
作者把巴特的“刺点”说得很透彻,“刺点”通常是一些细节或局部,离开照片后能让我们回想起来它的画面,如同文章中的“诗眼”“关键词”的作用,通篇顿时鲜活,回到现场,引起观者共鸣。拍摄一张照片之前、之后,我们不妨考虑下自己这张照片中的刺点在哪里?如果让观者看到你重构这个现场中的真实?如果让你和观众感受到是同一个刺点?
三个时刻的叠加,也启发人很多思考,观者时刻、拍摄时刻、建筑时刻,
这本书不好在哪里?
因为这是十六年前出版的书籍,作者书中的摄影经验借鉴的意义已不大。随着时代的变迁,摄影技术和观念又有了新的提升,所以本书有些看法已不合时宜。
尤其最后两章的内容,感觉当时就是为了拼凑前三章而写的,水分和内容没什么可读性,而且作者的论调与前三章中的观点相矛盾。
比如,第一章中提出影像泛滥的问题,第四章又形容自己“像是西部快枪侠一样,见到猎物就掏枪射击,无往不利”“见人就拍,见景插旗”“更像是一架加满油储满火药的B-52轰炸机,随时可以来一个地毯式的轰炸,拍它一个片甲不留,也不用担心没底片”,看来作者从来也不是吝惜快门和影像节制之人。
他人就是影像海洋的创造者,与在前文中形容影像如泥石流一般,我们与成吨的影像为伍,不知道在长期拍摄的过程中,作者有没有思考过“收集照片”这个问题。
《住在巴特、桑塔格、本雅明的照片里》这本书只是一个摄影思考的一个引子,冰山一角,前三章对三位思考者的诠释,初步使读者了解到在长期摄影之后需要思考的话题,以哲学视角脱离摄影者本身来反省影像的产生、形成、走向。
值得称道和反复揣摩的是本书的排版和图片的摄影水平,书中呈现出来的方式,放在十六年后的今天,都是前卫大胆的。在视觉的呈现方面,开了一个先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