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满月时,家里省吃俭用买了台相机。那个年代还是用胶卷成像,不及当今数码相机的便利。家人很是珍惜拍照的机会,总舍不得浪费胶卷,偶尔拿出来拍上几张留作纪念,但还是留下了很多有关我童年时代的珍贵影像。
幼年听母亲说,父亲刚买到相机就开始学着为我们母子三人照相。他拍摄第一张相片的时候母亲正在坐月子,脸上的气色并不太好,而她怀中还抱着襁褓中未曾记事的我,三岁的哥哥紧贴母亲身旁,看起来有些腼腆。或许当时家里的光线暗淡,也可能是父亲初学摄影还未熟练的缘故,这张照片看上去并不十分清晰,却得到了全家人的珍视,放在相册里一直被完好地保存到今天。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我在一岁半时拍摄的那张照片。画面中的我舒适地躺在土炕上,头戴一顶母亲手工做的小花帽,脖子上挂着一只银质的长命锁,手脚上各戴一只银镯子,按照乡间的说法,可以避凶迎瑞,压惊驱邪。而最为显眼的是我还穿着宽松的开裆裤,一览无余,实在算不得雅观。看到这张照片,除了觉得羞涩,便只剩茫然,毕竟,于我而言,婴儿时代的记忆仿佛从未刻入脑海,全无半点印象。
母亲说,照片中我戴过的小花帽,长命锁,银镯子,还有穿过的婴儿装,至今依然存放在农村老家的柜子里。我童年的衣物都是她在哄我熟睡以后在灯下亲手为我缝制的,随着我逐渐长大,有些衣服不合身已不能再穿,但她就是舍不得丢弃。于是,家中有关我的旧衣总是越来越多,尽管我永远不可能再穿上这些小巧的衣服,但在母亲眼里,它们是我成长岁月中的见证。说起我幼儿时期的生活点滴,母亲似乎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那些我早已遗失的记忆碎片,就像一张张照片一样在母亲的脑海中被完整清晰地保留下来,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依旧鲜明如昔。
随着长大记事,我对拍照变得格外向往。无论是过年拍全家福,还是记录日常生活,我都不会错过。为了使拍出来的照片清晰,大家都要朝着光线强的方向看去,即使眼睛睁得太久会酸,我也丝毫不敢眨眼,紧紧盯着镜头看,生怕在拍照的那一刹那我却正好闭上眼,那样子看起来一点也不美观。
刚拍完的照片不会像现在这样可以立即看到,也不能同一个镜头重复拍摄多次,胶卷的数量并不宽裕,要尽量节省着用。父亲带着胶卷去城里冲洗,有时得好久才能回来,那段日子最是令人难熬。我常放学后站在村口等待父亲,渴望看到他正骑着摩托车回家,带回我们心念已久的照片。到那时,全家人就会坐在一起认真翻阅,并回想起拍照时的情景,不是懊恼自己当时没有摆正姿势,就是抱怨父亲让我等得太久而不小心眯了眼,年幼的我总觉得应该可以拍得更好看些。即便如此,我还是对这些相片爱不释手,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现今,父亲的那台老式相机已不再使用了,并非由于损坏,而是舍不得再用它。即使拍了照,也很难找到可以冲洗胶卷的机器。家中买了新式的数码相机,像素比过去不知高了多少倍,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也可以即时拍照,更不必担心拍得不好看而不敢重来。但是,童年时期对于拍照的那份渴望不知去了何处,甚至在一些值得拍照留念的时刻,我也对此失去了兴致。而在拍照的瞬间,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明知道拍出来的照片比过去要更加明亮清晰,也可以多次重复拍同一个镜头直到满意为止,但年少时的那种无法言明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小时候与家人一起看照片的画面我仍记忆犹新,只是后来这样的情景变得不多见了。现在,我们拍摄的照片全都保存在电脑里,很少会拿去冲洗,时常是对着刺眼的屏幕发呆而无法清楚地体会到摸着照片的感觉究竟怎样。家中几本厚厚的相册里几乎全是老照片,那里珍藏着我们一家人久经逝去的岁月,偶尔被父母取出来翻看。少了些过去的欣喜和期待,更多的是对年华流走的感怀和叹惋。
母亲常对家里人念叨,记忆中我们兄弟俩还是在摇篮里安详熟睡的模样,不知不觉中就已长这么大了。我知道,随着父母逐渐老去,过去很多事他们都记不起来了,然而,每当看着这些旧时的照片,那些生活的片段便会在顷刻间涌入脑海,思绪又再度回到了那些平凡而闪亮的日子。是啊,照片中记录的不过是曾经某一时刻的我们,而漫长人生成长的点滴永远是父母心中爱的影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