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美学首先得爱好美,要对艺术有广泛的兴趣,要有多方面的爱好。美学研究不能脱离"看"和"听"。
1.诗(文学)和画的分界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艺术意境”。
2.美从何处寻?
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移我情”、“移世界”,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
3.艺术和美的关系
事实上,艺术在创造着美,这美不是在艺术家的劳动过程中,而是在读者感动的时候产生出来的。
4.艺术创造之主要工作
创造的情调,观念之感受,内作品的构造,外作品的构造,内外作品之关系,复置。
5.艺术创造之天资问题(非天才)
感觉的能力,记忆,观察的兴趣,审美的鉴赏力,空想,空想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6.天才之特征
空想丰富,"天才认识世界,无待经验。"精神集中,静观状态。天才为直觉之智慧,并非纯由经验得来者。
7.美学就是一种欣赏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万物静观皆自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艺术欣赏也需澡雪精神,进入境界。
8.艺术的"价值结构"
形式的价值("美的价值"),抽象的价值("真的价值"),启示的价值("心灵的价值")。"形"、"景"、"情"是艺术的三层结构。
9.艺术生活与同情
艺术世界的中心是同情,同情的发生由于空想,同情的结局入于创造。于是,所谓艺术生活者,就是现实生活以外一个空想的同情的创造生活而已。
10.中国艺术三境界
写实(或写生)的境界,传神的境界,妙语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