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别人提出的与自己意愿不符的要求,我们该怎么办?
有一个习惯一定要养成,那就是统合综效。换句话说就应该创造第三种选择,也就是不按照我的方式,也不遵循对方的方式,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办法。
在这个习惯上,我举个例子,《曾国藩传》里,咸丰皇帝遇到了困难,因为他的父亲道光皇帝去世前留下了一道特殊的遗嘱,死后不进太庙,也不用郊配,这在古代是对自己非常严重的处罚,严重到不能遵守的地步。那咸丰皇帝肯定不能如遗嘱做事,做了肯定会被世人骂啊,不照着做,就是罔顾先帝遗愿,这样也会被人诟病。年轻的皇帝让大臣们讨论,大臣们都是从保险出发,夸道光皇帝,怎么可能不进太庙不用郊配呢?
而这是曾国藩并没有顺水推舟,给出了第三套方案:大行皇帝的遗嘱应该部分遵行,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太庙是一定要进的,可以不用郊配,这是因为道光帝以身作则,以防天坛以后放不下,是“久远之图”。先帝遗命还是要重视的。
这就给了咸丰帝一个非常好的方案,而且有理有据,为咸丰帝解决了难题,同时说服了朝堂上所有大臣,也让咸丰帝对曾国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当时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想到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是否可以借鉴?
比如前几天我领导让我把一个平台做起来,但其实我觉得这个平台意义不大,不如另一个好,那我不能直板板的说我不想做这个。我得给出第三套方案:在观察收集了各个平台效果,您让做的平台当然是用户群最聚集的地方,做的方向大致可以是这些,当然我会先在另一个平台试水主做,为平台吸引来基础用户。
这样综合对方要求的优点,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同时做到了互相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