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指出,人一生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演变。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只有放弃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度过危机,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个阶段。25岁到30岁,是我们认清自己,发挥优势,弥补劣势的最佳时期。那些知道自己无法战胜天性,所以想一些其他措施弥补,避免跟天性正面对抗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
“结构性冲突”一种你无能为力的神秘力量。任何一 个东西达到了某种平衡的状态,就会进入两种力量的纠缠状态,即阻力与动力。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就需要减弱或增强任意一方的力量,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形成一边倒的形式,要不逆势而上,要不一落千里,至于最终的结果,就要看事物及个人自身的意志和潜力。
对于那些对每个人都显而易见或完全相同的事物来说,我们无法发现其优点也无法无法做出改进,我们必须看得更高更深,超越那些基本的普通层面。但当我们超越规则,超越仅仅关心如何正确开始的初级阶段,我们将逐渐形成一些与众不同的模式。
很多的判断仍是基于事实和数据这两个基本维度, 而他们参与的这场游戏,却是在情绪的第三维和梦想的第四维上展开的。
从一个小的行动开始,来提升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牛顿定律的作用,一旦你动起来,你就将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你就能克服最初阻碍的惯性。杠杆原理开启了行动中小的改变力量。一个小的改变可以带来巨大的提高,与你全部的努力相比,正确的小改变会产生巨大的成果
读一本书,其实就看你怎么对焦,你站在什么角度,用什么思维去理解,您怎么对焦就会拍出什么样的照片。
人生之所以不能自主,是因为早早地把自己,许配给了习惯,只能过着被习惯所预定的生活,只能看见习惯里的风景。
20岁半的时候,人的思考模式基本上定型,这之后无论再接受怎样效果强大的教育,改变也不会是颠覆性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潜意识里存在很多剧本,经历内化到心里,形成脑神经回路,形成记忆细胞。所以做什么事都会顺其自然地把以往的经验套上,难以走出心灵剧本的设定,人类很多的豹变来自于跨越了曾经的小世界观。…那都是因为,一旦完成了精神层面的蜕皮,人会生出相当坚硬的铠甲。如果我永远活在上一年的生活模式里,我们无论如何都没法被那种自我解构、裂变和重组的力量拽着往人生更深处走。所有你在“切换”过程中付出的心力,最后都会转化成内力,抵御每一次生活的乏味和枯竭。
真正的自信者,会用一生的时间来探索什么是力所能及之事,会每天都用一定的时间来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
当你每次产生一个想法时,带有这个想法的神经通路中的生化电磁阻力就会减少一些,就像在丛林里清出一条小路一样。一开始非常费劲,但是随着你经过这条路的次数的增加,这条路也会开辟得越来越彻底,你所遇到的阻力也会慢慢变小。到最后,这条小路会变得平坦而宽阔。”——东尼·赞博(Tony Buzan)和巴利·赞博(Barry Buzan)《思维导图》。
人的认知和判断,至今主要还是靠直觉和短距离的人际关系来驱动,但人的身体和际遇,却早已置于大规模的陌生人的精妙协作之中
心理学家范伦特说:“从40岁到衰老的步骤,和前面的发展阶段是反向的。40岁时面对情感危机,像青少年一样; 60岁时挣扎着抗拒时光变化,像10岁一样; 80岁时全神贯注于一个难以控制的、不稳定的身体,就像我们刚刚学步一样。”
我们的人生不该是经历痛苦达成目标,然后仅仅幸福了一瞬间就又回到了平庸。我们的人生应该是执着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当下,今天就去做,不用任何廉价的便利的简洁的方式去替代它,就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实现它。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无法达标的方式去代替实现真正目标的艰难过程。我们可以放弃因为能力和资源暂时达不成的目标,可以熬可以等到合适的时机卷土重来,但是绝对不可以凑合,绝对不可以对于初心玩玩而已。
唯有“从简单开始”,然后量力而行,逐级进行,才能在慢慢地适应改变带来逆境的同时真正提升自己。一旦“存活率”高了,自信程度和抗挫能力双倍提高,拖延自然就减免了很多。就像突变的天气会让动物灭绝一样,如果变化过程较为缓和,那么动物也可能会对这种缓和的变化过程逐渐适应,并与环境协同进化。
重要的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看见的东西。”“看见汪洋就认为没有陆地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人们习惯于获得一个答案,以安放自己的关心。然而人们不知道,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所遇所见所闻,包括我们自己的一生,都是以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以答案的形态,叠入人们的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