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早起第九天。
通过最近记录,发现一个有趣的感受:如果一天没有按照计划或者效率不高,就需要费劲脑力回忆一天都干了些什么;如果一天按照计划进行,时间卡的死死地,就会发现特别容易记住。这也提醒我自己,要有所计划,计划要尽量预估做这件事的时间准确性(除非特殊因素)。
昨天早起5.18打卡后,有点犯懒了(打完卡回去又休息了半小时)。没有睡着,迷糊一会,早上基本醒了就很难睡得很香。
早上写完感悟,吃早饭,8.20出门。
8.20--9.00到达客户家。
9.00-10.30选完墙面壁纸,交流了很多,客户是一个热爱生活,很爱折腾的人。现在住的家里有3年了,除了家具全部大换了一遍,还要二楼再加建阳光房,收拾院子,院子里和露台上养了很多花和植物,家里也特别多的装饰品。年后收拾完阳光房,计划把窗帘也都换掉。
我表达你很热爱生活很爱折腾哇,她说:趁年轻多折腾折腾,挣了钱不就是要改善生活么……
回来路上,我在思考,嗯,这个客户一开始认识,是通过材料商转介绍,单品(壁纸壁布购买),我想慢慢维护成大客户。这个客户属于特别痛快那种,对于钱上不是很计较。现在我们工作室正在起步阶段,单品优质客户,不能轻易放弃。
11.30--12.00到家,整理好报价清单,立马截图发给客户一份,好下单收钱(已收)。
12.00--1.30吃午饭,睡午觉。
1.30--6.00回忆有点困难,忘记具体做哪些有可记录的事情,这个时间段就是前面感觉到的没有计划性了。再确认办公室家具。
6.00-7.20去婆婆家吃饭,陪孩子一起玩耍。
7.20—9.00软装直播课。最近有些没跟上,作业也没跟上,需要抓紧补上。昨晚课程又重新讲了6W2H老师的用法,感觉很实用。
What:你设计的是什么,你想要表达什么?
why: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who:空间里与人有关的有哪些,给谁使用的?老人,儿童,主人……
when:什么时间启动,什么时间结束?方案设计时间段安排。
where:项目在哪里?在哪里办公?
which: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色彩、形状、材质,情景式互动,光影……
how:你是如何做的?
how much:预算多少?
课上老师给看了很多案例的表达方式:场景式,罗列,手绘,su、效果图……形式不限制,根据项目类型、客户预算、是否能让客户看懂方面去选择表达方式。
总之我觉得要有用户思维,客户实在看不懂场景式表达,预算充足话可考虑效果图(这方面我就吃过亏,非要强制客户接受场景式)。
10.00--11.20晚睡了,备课第二天家长开放日的课程——图形变变变,为了孩子,老母亲也是很不容易,学习如何表达,如何画创意,第二天去幼儿园讲课,期待超长发挥,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