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回家之前,一定是出过远门,这远门离家越远,回家越难,一年,俩年,甚至更多年,越难得回一趟家,越能感受到回家的美好。
以前,离家都很近,读大学的时候,虽然渐渐开始懂事了起来,但常常都是每个月都能想回家就能回家一趟,骑个自行车也就半个多小时到家。在中小学阶段,虽然离父母也远,但是因年幼不懂事,不曾领悟到家的半点含义,所以,对回家过年这件事,也没有多少回忆。
曾经在离家较近的成都工作过一年多,在离家近的地方待久了,开始向往诗和远方了,想去看看世界,虽然能力上完全做不到,但也下定了决心去看看其他的城市,于是在18年最年初的时候,刚过大年初一,初二一大早,背起学生时代风格的背包,便坐上去往北京的飞机,带着见见世面,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澎湃之心,2个小时之后,我第一次脚踩北京的土地。
在北京待了一年,提前几天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回忆着这一年中,同父母微信视频聊天的场景,更加能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父母通常都是不会表达的,而在隔着千山万水的特殊情况下,多少都会激发他们一些表达的潜力,我父亲便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父亲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始终是一个勤奋的人,他勤俭节约,一直不舍得用智能手机,他用的手机一直都是用来打接电话的,唯一的性能要求就是来电铃声之声音得大,从而能及时接到别人的紧急来电。
自从我到了北京之后,父亲便买了一个智能手机,他学着如何使用微信视频功能,不久之后便同我更加频繁的视频聊天,想想分享工作中的喜怒哀乐的他,心里还是充满喜悦的,而又想想他那老去而又沧桑的一身,急切归家的心更加急切了。
1月25日晚7点半,我终于到家了。
现在,在家了,心情和以前的25年完全不一样,想想以前的年味,那多少都充满着无趣,甚至是无聊。
出了一年的远门,看到了很多和想象中不一样的风景,我这些天也都在想,诗和远方的美可能不仅仅在于美的本身,也在于它让我们更加认清自己和远方,从而更加珍惜一直属于自己的那道风景,磨炼发现自己这道风景之美的眼睛。
一人
回家这段时间,抛开大的家族整体不谈,只看小家,陪伴最多的只有3个人,父亲,母亲,弟弟。
我也在想,明明有4个人,为什么只有一人?
一人,意味着一个人独处,我在想,虽然在家就2周多一点的时间,但也总有独处的片刻,独处时我发现我可以进行5公里的户外运动-跑步。跑步时,一个人听听喜马拉雅的《枕边经典》,听听和家人的相处之道,听听好的“过年”是怎么过的,如何过好和家人相处的短暂美好时光。我发现,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听喜马拉雅的类似《枕边经典》之类的音频,会有不少的收获。
一个人的好处,也还在于,一个人先去发现好玩有趣的新鲜事情,在开始探索的时候,不方便带着家人一起,因为10个尝试中有9个是无趣的,父母本来工作就累,身体也没有我这个年轻人壮实,定没有那么多耐心和心情去好好的看周围不远处的小世界。
所以,一个人先开路,好的分享,无趣的绕开,首先为家,也为自己开拓一个更有趣的小世界。
俩人
谈心最好的场景,就是俩个人,在最平常的地方,不拘束,都自然,心情都好。这样的地方,很难得,但过年时期却很易得。
奇怪的是,难得的事情,终于在过年的时候易得了,可很多人,却往往没有用心,尤其是和父亲,母亲,分别俩个人都一起散散步,一起做做饭,买买菜。
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抛弃了很多以前局限我的思维限制,在一个适合散步的夜,在一个宽敞而又幽静的小路上,就我们俩个人,好好的静静的,慢慢的散着步,悠闲,喜悦满满的。
一家人
一家人的时候,往往是小家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家,大家讲究的是热闹,热闹的形式通常都是一起围在一起吃饭,一起围在一起玩游戏,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尤其是成都,通常的游戏是打牌,包括麻将,斗地主。
小家之间礼尚往来,在以前似乎是更常见的事情,不过对于我们家族来说,礼尚往来的小家越来越少,这也能理解,因为地域距离的限制,感情交流的阻碍,紧迫的时间以及快节奏的工作使得平时的沟通较少,突然在过年这段时间内,再次拿起,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困难的。
一家人,类似我们参加完一个活动时,大家聚在一起怕个合照一样,小家内部家人的谈心正如参加活动过程中的自拍。
一人,俩人,一家人。这是我对过年的三大部分的认识,写下这些文字,想好好思考,总结一下,理一理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