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次,参加一个创投活动,在问答环节,合力投资管理合伙人张敏问创业者一个问题:
如果有两个项目,一个是你很喜欢的,但没什么前景;另一个是你不喜欢但很赚钱,你会选哪个?
回答这个问题的创业者用了一个比较聪明的方式,说我可以找到既喜欢又赚钱的事啊?
当他说完后,我就反思这个问题,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回答?
首先,在我看来,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难事,能赚钱的事也是难事,两件很难的事放在一起就会变成一件更难的事情。所以,我并不认同这种回答,因为我觉得这是让投资人跟你玩一件成功概率很小的事情。
接着我就想,为什么我们不敢直接说我就要做一件我喜欢的事?或者我就要做一件能赚钱的事呢?
我觉得根源是东方农耕文化塑造出的集体主义意识太过强烈造成的。
集体主义的逻辑是,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要靠良好的社会关系来维系,正如孔子说的:严格遵守各种角色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这导致的结果是,如果我选择我喜欢做但不赚钱的事,或者我不喜欢但赚钱的事都会被我们所在的社会关系所鄙视,比如不赚钱还做这太理想主义了吧?只知道赚钱你就是个臭奸商……
所以,不敢直接说是因为我们在过度关注这么说、这么做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我不否认一定存在你既喜欢又赚钱的事,但很难找,所以在没找到之前,如果只有这两个选项,我觉得选任何一个都比试图找到融合点更切实际,也更能接近成功。
所以,如果让我来回答,我会说做喜欢的或者赚钱的。
本篇的题目是,你放不下的也是你难以逾越的,为什么这么讲?就是基于上面的思考,如果成功是一件有规律可循的事情,那我认为这个规律之一就是概率。
也就是说,想要成功就要做大概率的事情,选择喜欢或者选择赚钱的成功概率是大过融合两者,原因上面已经说了。
所以,如果这点成立,在成功这件事情上,放不下“选择对关系的影响”,就很容易错失成功。
关于“你放不下的也是你难以逾越的”这个标题,我还想讲另外一个观点,就是放不下也是追求自由的阻碍。
有人经常讲,我渴望自由,但你要问他怎么理解自由,他可能会说,自由是不受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不是。
自由这个词很不好解释,而且不同阶段对它的理解和表达也不同,现阶段,我对它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不考虑约束的自由自在。
2.考虑约束依然自由自在。
简单阐述:
1.三个字,做自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
2.四个字,放下自己。
这四个字我想用六祖慧能的四句偈来阐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四句偈很经典,经典的东西往往有多种解读,但其核心不会脱离六祖思想集《六祖坛经》讲的三个核心无相、无念、无住。
无相是佛学的核心,如《金刚经》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念,可以理解为人的情绪、念头、思想;无住,可以理解为不控制、不停留。
放在一起,我的理解是:不要控制原本就虚空的念头和烦恼,让它们自由流动。
通过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将自由落到一个词上——约束。
约束会让人产生情绪的波动,而自由的表现就在人对约束的反应,一种是有反应,一种是无反应。
关于有反应和无反应,我举个例子,最近一期的《奇葩说》辩论中,詹青云谈到,如果有一个按钮可以给前任制造麻烦,对你来讲最大的幸运不是你有机会按它,而是你有机会不按它。
她举了金庸小说里裘千仞跟随一灯大师修行数年,依然放不下心中的仇恨,而当他手里抱着小郭香,在他可以轻而易举报仇时,他选择了放下,于是大彻大悟。
从这个例子来讲,做自己就是执着于仇恨,就是对约束无反应,只遵从内心认为对的东西。这就像《一代宗师》里的宫二,退了婚,封了道,一辈子都没有再嫁人,只为了能名正言顺的为父报仇。
对约束有反应的,就如裘千仞,在内心仇恨即将得以满足的时候,选择放下。
这里要强调的是,是可以被满足的时候选择放下,而不是无法被满足的时候选择放下,因为后者叫放弃。
在本篇的观点中,无论是执着于仇恨(做自己),还是在可以报仇的那一刻放下(放下自己),都是自由的一种,这里没有对错和优劣之分,只有选择的不同。
最后,再回到标题要的谈的放不下和难以逾越的问题。难以逾越,之前是现状,之后是成长,所以标题也可以表达为,放下才可以成长。
本篇说了两种放下,并说明了这两种放下带来的成长。
一种,放下中国几千年农耕社会遗留下的集体主义给我们的影响(对社会关系的顾忌)。如果我们放下这种顾忌,在选择时,就不会站在社会关系的角度去选择,而是站在成功概率更高的角度去选择。
另一种,基于对自由的解读,我们看到了两种人,一种是宫二,一种是裘千仞,他们分别放下了别人眼中认为最该坚持的东西。
最终,他们都没有活在纠结中。无论结局是悲是喜,对于他们,都获得了自己的“大彻大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