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孩子问我是否可以看动画片,以及吃樱桃的事儿。
今天,成果显著。
比如,早上他本打算和我说什么,然后自己和自己说“早上不能看动画片”;
下午,他问妈妈我可以看动画片吗?我问他你觉得呢,他回答说“不可以”,哈哈,我忍不住笑啦。
再比如,他吃樱桃,已经知道如何避免把樱桃汁染到衣服上,吃完后我检查一番,一点儿没脏。
再比如,他吃西瓜,我和他说,妈妈用刀子把外面一些西瓜籽剔除了,一会儿呢,如果你吃到西瓜籽也没关系,自己吐掉就好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自己吐西瓜籽。
他也活学活用,告诉爸爸,“有西瓜籽你就自己吐掉就好了”。
想想妹妹家孩子,一向吃西瓜都是大人帮他把西瓜籽剔除,再切成小块,以至于上小学了,都不愿意吃整瓣的西瓜,只愿吃没有西瓜籽切好块的西瓜。
我当时看着觉得非常诧异,如此惯孩子,确定是对他好吗?
每个人的育儿观以及家庭情况都不一样,也不好多说,只希望我们的父母或是长辈们能够多多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毕竟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当孩子的保姆,照顾他一辈子。
别把孩子养成妈宝男就好。
可能我比较懒,或者公平独立意识比较重,孩子的事情一般在他能力范围内的我都不会代劳,要喝水自己接,要吃鸡蛋自己剥壳,要吃饼干自己拆袋子,自己穿裤子、袜子和鞋子。
所以经常临出门,他自己穿好鞋袜,还会帮我拿好鞋袜,每次都有被暖到。
并不是狠心,而是做这些事,本身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他们能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促进精细动作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应对挫折,以及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是很能干的,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大多数人有一种误解,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就是学习,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管。
我有个亲戚就是持这样的观念,他们家很有钱,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学习成绩好,其他的什么都可以由着你,成绩好,什么都有,成绩不好,什么都别想。
这孩子成绩确实不错,高中考入省会城市的重点中学,但一见到这孩子就会觉得不对劲,说起来一种奇怪的感觉。
她见到人不会打招呼,哪怕微笑,甚至是看人一眼都不会,无论是自己家来客人,还是去别人家做客。
对待长辈呼来喝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谁也不能打扰自己读书,无论是自己家客人在聊天还是家里几个月的小孩子在闹,她会直接骂起来。
她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读书,走路也要看书。
不过,最近听说,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
我父母何尝不是这样的思想,他们早就告诉我们,只需要读好书,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要做,不需要洗衣做饭,不需要做针线活,在他们眼里,缝纫、织毛衣这些,根本就不是读书人应该做的事儿,甚至扫地也不需要管。
我想说,成绩为上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或者说面向未来有一张更漂亮的入场券。进入社会后,一切凭的还是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人生的前二十多年只用来读书,之后才来学习如何做人做事么?
育儿真的是件很私人的事儿,各家有各家的想法,孩子长成如何,除天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观念和父母的能力,其中,父母的观念更是占据绝大部分因素。
因为,虽说父母的能力是育儿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有钱人家的败家子也并不少见。
其实,生活本就是一个大课堂,在这一课堂里,我们能学到如何做人和做事,收获一生的财富。
这,比学校学习更为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