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研究大体上按照四个方面进行信息归纳和整理:用户(目标用户的分类及特征),行业(竞争产品的确认及产品的基本情况),套路(基本套路和做法),趋势(未来发展趋势)
建议案头资料的归纳可按照三列进行归纳:事实(材料中含有的具体数据,产品形式,),态度(资料作者的态度偏向),我的态度(根据事实得到的个人态度)
行业
需求研究中的目标用户的确认:目标用户指有使用需求的用户(与未来的营销中真正付费的目标用户有差异);
目标用户的分析来源:
1.汇总原有设想的目标用户及分析报告(消费者趋势分析报告)中的用户细分标准和各种细分用户的特征,
2.将上述维度进行汇总并思考细分维度的原因,然后过滤是否存在被忽略的维度
3.根据维度细分的原因,按照重要性(用户需求影响等因素)进行排序
4.形成针对产品的细分标准和细分用户群
竞争对手确认:
哪些行业可以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全部满足或部分满足),行业整体市场有多大,预期增长速度有多高
1.将行业和细分用户进行匹配(以目标用户为核心,根据需求划分不同的场景),尽量以二叉树的形式进行细分(有,没有,能,不能,在家,在外面等)
2.枚举与用户需求相关的所有行业或组织
3.将行业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填充到用户细分框架中,查看是否有遗漏(如果有产品服务没有细分市场对应则说明用户细分不够完善);有些框架分支上没有服务产品,思考是否分支内容不和逻辑,或者还未被人注意,或者分支实施存在一些障碍;或者一个支点存在多个服务形式(继续进行分解整理或者进行排序)
4.确认产品及服务能否满足归属的细分用户,是否有其他竞争对手可以进入到该领域
5.分析各个细分领域的市场潜力规模和成长机会及对应对的产品服务
细分用户1 细分用户2 细分用户3 细分用户4 细分用户5
市场规模与潜力
产品1 Z C
产品2 Z Z
产品2 C Z Q
...
Z:主要服务者 C:次要服务者 Q :潜在服务者
用户
用户需求具体分析:
一般包含两部分内容:1.用户使用服务的各个环节;2.产品涉及的前后产业链包含的环节,每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分配是如何设置的,每个环节的关键因素有哪些,每个环节的主流参与者是谁?
1、以用户为中心的每个环节的关键因素分析框架:AIDMA(A:Attention(引起注意),I:Interest (引起兴趣)D:Desire(唤起欲望)M:Memory(留下记忆)A:Action(购买行动))(后续演变为AISAS理论。AISAS的前两个阶段和AIDMA模型相同,但在第三个阶段S为Search,即主动进行信息的搜索,第四个阶段为A,即达成购买行为,最后一个阶段S为Share,即分享,将购买心得和其他人进行分享。这一学说,更加准确的概括了在网络条件下,消费者获得信息,分享信息的能力)和AARRR(获取用户(Acquisition)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提高留存率(Retention)获取收入(Revenue)自传播(Refer)),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框架获取用户在各个环节中的关键因素
套路
2.抽象出产品内的商业模式:利益攸关方有哪些,如何互相满足需求,资金流是如何流动的?可使用商业模式画布的工具进行分析
商业模式画布 由 9 个方格组成,每一个方格都代表着成千上万种可能性和替代方案,你要做的就是找到最佳的那一个。

客户群体 ——找出你的目标用户
价值服务——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渠道通路——分销路径及商铺
客户关系——你想同目标用户建立怎样的关系
收入来源
核心资源——资金、人才
关键业务——市场推广、软件编程
重要合作
成本架构
Canvas 的使用者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首先要了解目标用户群,再确定他们的需求(价值定位),想好如何接触到他们(渠道),怎么盈利(收益流),凭借什么筹码实现盈利(核心资源),能向你伸出援手的人(合伙人),以及根据综合成本定价。
3.分析每个环节间的减值和利益分配形式(哪些是不可替代的,分配方式是否稳固)
4.产品之间的哪些环节存在相互竞争关系,是否存在替代作用
未来趋势
1.分析目标用户的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
2.有哪些外部因素会导致这些需求发生变化
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1.行业内外(包含投资机构和消费者研究机构)对该领域发展趋势的预测,将其进行归纳整理
2.社会整体的趋势性报告(技术,经济,生活,消费,文化)
3.领域内一些细分环节超常规增长或衰退情况
需要分析的内容:
1.这些趋势的成因,哪些因素?是否能持续?
2、社会趋势会不会影响到产品细分区域?是否有哪些分支的增长速度有差异?
3.预测需求的拐点是否会到来(当用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时,会出现一种对需求的逆反情况的需求,如综合购物平台的发展,垂直购物平台的需求开始有所发展。)
上述内容来源陈峻锐先生所写的《匹配度》一书中第四章的部分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