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录 | 艺术人生,故事生活
【名家卡片】
祥瑞,本名孟卫平,古晋阳之并州人,亚圣公七十五世孙。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创作院副院长。
·潜心秦汉古印,以篆刻见长。自幼受家父的熏陶和影响,阐释艺术的思维形式洞察力、感悟力具有独特审美认知。
·传承家学对古玩字画收藏鉴赏和研究颇有建树。师承中央美术学院王同仁教授、瓷器鉴定专家毛晓沪先生。
·致力于弘扬中华儒家文化,传播孟子思想。其经历多次被省级新闻媒体、电视台、报刊杂志等进行专访报道。其名“孟卫平”相继被百度百科、百度词条、360百科、互动百科、搜狗百科等引擎收录。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他的生活,感受他执著而多姿的艺术人生。
引子
一个台阶接一个台阶,
一个转弯又一个转弯,
一条长长的过道,
一如人生,一如诗云: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抬头忽现“晋阳美术馆”的牌匾。
进门之后,映入眼帘:
一木桌,三五高背木椅,
满屋珍藏炫目,书画四壁生辉,
人即浸润于无形意境之中。
一窗阳光,一壶香茗,
氤氲的光和水汽中,故事开始。
一、传承
问:是什么原因让您在文化领域浸润几十年?
答:人们经常看到新闻报道,不知有没有发现,但凡在一些领域有所发现、成就的大家,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几十年如一日做一件事。这些大家、名家,往往也会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乐此不疲”。这也是文化的魅力所在。一个人真正进入某个门道之后,他就会在这个行当里感受到一种内在的乐趣,这就会推动他继续深入去研究,去探索,探索过程中的收获又会促进他进一步的行为。这就形成了一种循环状态。你要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家,精神状态也会特别好,因为他所从事的事业,每天所接触的人和事物,都会带给他内心许多滋养。
文化的魅力在哪里呢?我们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老物件,本身是带有记忆的,这个记忆它就在那里,但不是人人都能知道。而你把这个老物件的记忆都挖掘出来了,这就是一个有故事的老物件,所产生的价值就超越了物质自身,具有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这样的故事很多,讲都讲不完。
就举个通俗的例子,为什么名家的故居会被保护起来?和别的房子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因为通过这个故居,后来的人们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名人的生活环境,这位名家就是在这个地方创作出了不起的作品,在这个地方浓缩了名家一生或者某个生命阶段的故事在里面。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无形地吸引着人们去感受,去传承。
问:现在众多媒体、包括电视台等,都能看到关于您的介绍,介绍中会提到您是“亚圣公七十五世孙”,这里面有什么渊源或来历吗?您对文化传承有何见解?
答:“亚圣公”是我们老孟家共同的先祖,也就是孟子。我们经常说文化传承,传承当然是通过人,通过子孙后代来延续的。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就是因为他把儒家的思想文化传承并传播开去。
孟家世世代代都有家谱,这本身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只要是孟家的人,在名字中都带有家谱中规定的一个字,也就知道传到多少代。
当然,要传承,不仅仅是孟家。我经常和他们讲,孟子,不仅是孟家的孟子,也是中华民族的孟子,所以他的思想、精神,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瑰宝。
现在,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文化自信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拿欧洲文艺复兴来说,给时代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宝藏。我们现在文化方面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文化的传承。这个传承,首先建立在认可、学习、欣赏的基础上,因此,大家可以感受到,国家在教育、文化宣传等领域都在增强这方面的投入。
如何才能做好文化的传承呢?我个人认为要一分为二。
一方面是历史的传承,这部分的传承需要在人的层面解决。“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文化,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让年轻一辈乐于亲近,这样才有传承的可能。不然,就像很多“文化遗产”,只能成为历史的尘迹了。
还有一方面就是文化载体,也就是物质层面解决。一些老物件之所以价值很高,艺术性是其中的一个特质,还有不可缺少的就是上面凝结的历史价值。这种历史价值是无法替代的。比如,有些地方出土一件文物,通过对这件文物的研究分析,人们可以获取很多有价值的历史痕迹。假如现代技术造出一件外形类似、极其精美的工艺品,这个工艺品的历史价值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文化的传承,是应当全社会珍而重之的使命。
问:您认为当下文化的传承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答:文化的传承和其他领域的传承既有相近又有不同之处。比如人、物、历史方面,这些都是相同的。要说不同的地方,也就是土壤,文化传承离不开土壤。文化的土壤是什么?要理解这土壤,就要明白因、缘、果。
因,我们人类能有今天的进步,是因为当初生存环境的变化。森林减少,一部分古猿只好离开森林,这就是因,人类从此跨入直立行走时代,学会用火,这都是因。都是文明开化的种子。文化的因,就是文化的种子在哪里?就是最初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就是人们对文化历史的认同。没有这个,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也就没有文化的传承。现在,文化的种子又是什么,在哪里?这就见仁见智了。
说了文化的因,再说文化的果。文化的果,一方面可以体现在艺术藏品中,因为通过各种艺术藏品,我们可以解读出很多文化现象、文化密码。另一方面,文化的果体现在它对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上。有时候,因和果之间又是一种循环往复。比如,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导致了人们对传统的追求,而这种热爱与追求又滋养了人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人们持续不断沉浸在文化中的内在驱动力。但是,这就离不开最初的种子。
因此,文化的传承,种子和果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文化传承来传承去,失去了最初的因,也没有结出的果,传承也就无法延续了。
这里面,缘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平常大家说,相识相聚是缘,我敢说,十个人至少有一半对这个缘理解不到位。我一句话就能解开,你信不信?
就拿我收藏的古锁,要开锁,需要什么条件?你肯定回答——“当然是钥匙。”这把合适的钥匙就是关键条件,就是缘。换成别的钥匙,或者别的锁,条件不合适,这锁就打不开。所以文化的传承需要条件,需要合适的土壤。没有了土壤,没有了关键条件,一些珍贵的文化就只能变成历史变成遗产了。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某种动物成了濒危动物。为什么会成为濒危动物?一方面是人们不注意保护,过度消费,这就导致这种动物越来越稀少。另一方面,就是生存的条件越来越少,然后这种动物的适应能力没有赶上条件的变化,结果就越来越少。大熊猫,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但是我要说的是,大熊猫其实也在变化,他原本吃肉,现在也吃素,只是这种变化还是没有环境变化的快,也幸亏它长得可爱,得到人类的保护。
文化的传承也是这样,不仅要看到因,看到果,更要看到中间的条件。古代神话中有种神奇的土壤——息壤。禹的父亲鲧,曾经用它来治水,只是方法不当,所以禹在他的经验上采用梳通的方法治水,取得了成功。文化的传承要不断创造新土壤,结合新的条件,新的方法,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欢迎。
所以,个人认为,当下文化传承最迫切的就是厘清文化领域的因和果,找到文化的“息壤”,结合时代发展,用适合的方法去保护、延续、激活文化的生命力。
藏珍
问: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的一员,是什么经历让您对收藏产生兴趣,您在收藏过程中有什么记忆深刻的故事?
答:如果只用一个词描述,就是熏陶。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家父经常带着我去他的朋友家,参加书画创作交流会。他们看到我是个孩子,时不时会指点我两句,兴致来了还会把完成的作品送给我。无形当中,我就被这种氛围感染了。再后来长大些,才知道家父的那些朋友在今天都是大师级、泰斗级的人物。
受家父潜移默化,我也喜欢结交朋友;同时我也从家父和各位师长身上学会了低调,越是富有真才实学,越是要谦虚低调。古话说得好,“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圣者无名,大者无形。贵而不显,华而不炫”。现在很多人恨不得把自己有什么都晒出来,还有一些人晒什么豪宅华车,在古人眼中,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智”。特别是收藏这个圈子,比如你收藏了某个稀罕的物件,你自己把玩可以,如果你四处显摆,这就可能会引发麻烦。老话说得好,“财不露白,露白灾来。”《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是因为晒唐僧的袈裟招来一难。收藏收藏,“藏”是关键。收和藏都考验眼力和功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家学熏陶是最初的种子,学习和收藏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结缘的过程。这就像寻宝,首先得具备内、外各方面条件,内是指自身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外就要消息灵通,要有地图,要有准确眼力、判断力,配合恰当的时机,才能发现真宝。
我讲一个真实的经历。那次去一个朋友家,主人也特别热情,中午非要留我们吃饭。然后,我去“洗手”时,大家知道这个农家的院子一般都挺大,我找这个厕所时,正好旁边是个放杂物的屋子,窗户是那种木头窗子。我就无意中扫了一眼,这一眼就看到一个陶瓷。因为是匆匆一眼,只看到一面,又不能进人家屋子去看。可是陶瓷的花纹让我不由琢磨起来。因为我学的“美术历史”中对瓷器的纹饰有专门的介绍,直觉告诉我这件陶瓷不简单。我见物心喜,越琢磨就越想好好看看。但是,我是来人家里做客的,这话也不好意思说出口。
回到屋子里,我就瞅空和同行的朋友问他带多少钱,我身上带的可能不够。我心里估不准主人会开什么价。另外那个陶罐放在杂货间,品相是不是完好也不知道。同行的朋友一看我这样子,就知道我看上东西了,就给我说了个数,我估计差不多;但是为了表达诚意,我又让他帮忙去买了两条芙蓉王。烟准备好了,我就和那个朋友说,下午你开车,我想喝两杯。
接下来,喝酒吃饭了。我们几个天南海北聊得挺投机,酒是一杯接一杯喝。酒过三巡,我借着酒劲,对主人开了口。原话不记得了,大概意思还记得,我就开门见山地说——兄弟呀,说句不好意思的话,我家最近在装修房子,家里缺个摆件,我刚才洗手时正好在杂物间外面看到一个陶罐,挺合适,你给开个价。
主人一听这话,不高兴了。他说,你这是不把我当朋友,那陶罐你拿去,开什么价。
主人的话是这么说,咱可不能这么做。我说,那也不能白拿。然后我把买的两条烟还有钱递过去。主人推辞了半天收下了烟,愣是不要钱。
事就这么定了,我心里放下了个石头,主家也挺高兴,要去拿陶罐给我看。我赶紧说,不急,不急。因为我心里还拿不准,陶罐是不是完好,说多了也不合适。截过话题,我们继续边喝边聊边吃。一直到吃完饭,下午要离开了,我们临上车时,主人把陶罐拿过来,还给装了不少农家特产。
回来后,我拿着陶罐找各位专家、老师断代。这后面也是几经反复才最后断代成功——这个陶罐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这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这个缘其实就是条件的汇聚,时间到了,空间到了,条件具备了,事情就成了。所以,收藏中这个运气、眼力、专业素养等等,缺一不可。
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现在人们对于收藏的热情也有所增加,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收藏这件事,可以说是人的一种天性。就连过去的小娃娃,都喜欢收集糖纸,这是一种癖好。但是真的要达到收藏的层面,成为收藏家,就不是人人能达到的,需要具备各方面条件,懂得很多专业的知识。至少要有三方面的积累才行,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历史、兴趣和价值。
比如,你看我收藏的这些锁,你只是看到锁的数量很多,其实,这里面的说道一点也不少。有的人以为数量越多越好,但是我一看,他的种类和形制比较单一,甚至是重复的,再一问历史年代,没有形成规模,这就是不懂。你在看我收藏的这些锁,每一把锁都有每一把的来历,都有各自的特点——从锁的形制,代表的历史朝代、地域,锁芯的原理和图案的含义——都有不同。
除了历史方面,就离不开兴趣。人有这个兴趣,就愿意在这上面投入,时间也好,精力也好,因为你愿意。像我收藏这些锁,也有三十多年时间。那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我遇到了一把古锁,当时为了开那把锁,花了我一下午的时间,这锁一开,就仿佛打开了一个世界,我就迷上了古锁,一发不可收拾,各种机缘巧合,到现在已经搜集了五花八门、形态各异的4000多把古锁,每一把锁都独具特点。所以说,兴趣喜好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然后再说价值。收藏这个物件,你要了解它有没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比如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有没有增值的潜力。
只有收藏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最好是系统学习、钻研,具备多方面条件,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问:您在古锁收藏、鉴赏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朋友送您“锁痴”的称号,您能谈谈您的“解锁之路”吗?
答:这里面的确可以好好说道说道。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中,锁具文化由来已久。从最初的搭扣锁,到后来的木栓、木锁……元明清时期,古铜锁达到鼎盛时期。
每一把精美的古代铜锁都可以解锁出一段过去的历史,重现时间储存在历史中的记忆。你看这些两开锁、三开锁、四开锁、鱼型锁、龟型锁、狗型锁、白铜景泰蓝锁、雕花刻字锁等等,规格多样,造型奇特;每一件藏品,都有着独特或传奇的来历,什么时候收藏的,什么年代的,这讲都讲不完。
锁具能和文化联系起来,不仅因为久远的历史,还有承载的诸多含义。古锁还象征了身份地位,这一点还反映在钥匙孔上。按照古代等级制度的规定,普通老百姓只能用"一"字孔锁,士大夫能用"士""吉"字孔锁,王侯将相又另有区别,而"喜""寿"则是在喜庆寿诞上用。
所以,这一把把古锁,不仅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也凝结了中国古人的聪明与智慧,这也是古锁收藏的乐趣所在。
我的“解锁之路”其实也是由于从小受父亲影响,我经常接触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藏品,所以对一些古代的物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说真正与古锁结缘,那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说起。当时古锁在收藏界尚属冷门,有一次在一个朋友家,我发现朋友的孩子在玩一把古铜锁,锁壳上还有雕花刻字,可是铜锁他怎么也打不开。一把古铜锁怎么会这么复杂?
我研究了好久,才发现锁壳上有多重“机关”。需要一步步严格按照“机关”操作,才能找到钥匙孔开锁。这让我感到很惊讶,于是开始留心收藏起古锁。为了这些锁,我也是想方设法,费了不少周章。比如有把马头锁,是湖南一位藏友收藏的,很多人出大价钱藏主也不愿卖。我得知对方喜好书画作品,几经周折选了一幅大家之作,“换”来了这把马头锁。
为了收藏这些古锁,我几乎跑遍了全国——北京、河南、山东、陕西……一有机会,我都要到当地的古玩市场转一转,只要在经济允许范围内,我都要将看上的“宝贝”收走。
韩非子说:“有眼不识荆山玉”。很多宝贝的价值都是内藏的,懂的人才能发现内在的价值。就像这些锁,遇到懂的人自然就知道这些锁价值连城。
每一把锁都有自己的故事。收藏这些古锁,不只为了“解锁”,也是为了锁住时间,见证历史。人生,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解锁的过程,只有当因和缘都达到了,自然而然就会修得正果。
广缘
问:您的朋友遍布五湖四海,您在结交朋友方面有什么体会?
答:人和人的相识相交,都是一种缘分。这个朋友不是刻意去结交,而是各种条件汇聚在一起形成的,也就是所谓的缘。每个人所接触的人、接触的物和遇到的事情由两方面决定,一部分是外部环境带来的,一部分是主动选择的结果。所以,你遇到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情,这其实都是缘的汇聚。
朋友是缘,交朋友就是结缘。这个缘也很关键。以什么结缘、交到什么样的朋友,这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就交友心态而言,古人其实总结的很不错,“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则伤……”我结交朋友是不分高低、贵贱、贫富、年龄等,因为这样才能保持平等心去交往,也就是因为没有功利心,所以我的朋友才能遍布全国各地。
问:那对于朋友您比较看重哪些方面?您和朋友之间有什么相处之道?
答:要说注重,我个人觉得首要就是德性,也就是德行和品性。德行是人的外在行为,品性是人的内在修养。一个人德性好,做人厚道,做事靠谱。前面我们也说了,朋友是缘分。这个缘,也体现在每个人自身。德性好的人,所汇聚的善缘就比较多,所以,无论从心态,待人处事上,都会比较不错。如果一个人德性修养不到位,所遇到的事情往往也会不顺,你如果和他交往,免不了就会受到影响。
朋友之间,以诚相待是基础,有诚才有信,有信才能共事。但这只是基础,朋友之间还要志趣相投,这样才能相扶相长,相互欣赏。
朋友相处之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个说法“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为什么人能养玉?这其实就是人和玉之间的相互影响。玉佩戴在人身上,自然吸收人的油脂与能量,会变温润,所以玉戴久了,色泽也会变化,就像活了一样。玉又怎么养人?这是因为玉石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有益微量元素,能促进血液循坏、增强新陈代谢,对人有积极影响,这是看得到的影响;同时玉的文化也会陶冶人的性情。这就是玉对人无形的影响。朋友也就如同玉一样。古人常把君子比作玉,也是因为玉有五德。哪五德呢?“仁、义、智、勇、洁”这五德。
朋友相处,德行品性不能不察。所以,交友不仅是学问,也有文化的因素。孔子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曾子提出“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也是孔子交友思想的一脉相承。以志趣和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才能结交品行、思想、学识兼备的朋友,互相磨砺促进。
但是,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因为这是从朋友的角度出发。我结合自己的经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我可以带给朋友什么样的益处和价值。所以,我做了一点补充——以文会友、以藏交友、以仁辅友、以智增友。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不能总是去要求别人。只有我们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聚集什么样的朋友,只有你能帮到更多的人。怀善心,行善事,结善友,才能广结善缘,广种善因。
尾声
优雅风趣的谈吐,却凝聚着岁月的厚重与历史文化的深沉;为人处世的低调,体现出一种沧桑沉淀的智慧;对从事领域几十年如一日的痴迷和专情,让人心生羡慕与钦佩;内心蕴含的扶弱济困、侠义助善、普结善缘之情,更有一种无形的丰采……这样的人生怎能不富有艺术的魅力?这样的生活怎能不比故事更精彩?
遇见晋阳,遇见名家,遇见生活,遇见艺术。
(痞子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