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3年,大专学历,从月入8千到月入3万+:改变是逆人性,但成为更

93年,大专学历,从月入8千到月入3万+:改变是逆人性,但成为更

作者: and夏小麦 | 来源:发表于2019-08-09 16:30 被阅读0次

    和几个前同事聚餐,其中一位93年小伙伴,陈华(化名)已经实现了月入3万+。

    趁着这次见面,我很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毕竟一年前的他,月入还不到1万。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最大程度上真实地呈现陈华的蜕变之路,从而让我们看到别人,也看到自己。

    我和陈华曾同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在线教育班主任。每位班主任大概负责800名学员,主要解答学员疑问、督促学员按时上课,以及调课、退费等杂事的处理。

    他是我的一个组员,93年,大专学历,从组员做起。去年这个时候开始竞选主管,之后他开始带团队。

    至今,从传统行业转型到互联网,不到两年时间,从月入8千到月入3万+,不到一年时间。他已经超过了不少同龄人,改变是很大的。

    大家嘻哈、恭喜他,每次他也都嘻哈回应“运气好,运气好”,然后彼此以茶代酒地喝起来,甚至大家心里也开始期待,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实现月入3万+。

    看着这一切,我心里默念:真的是“运气好”吗?

    我是坚决不相信的。和他细聊过,我就更加相信他取得如今的这个结果,最重要的是改变、是努力,而非运气。

    总结下来,我认为他的蜕变之路,有四点特别赞,特别值得学习。

    01 “我得先自己做到,才可以去要求下属”

    这话从他口中说出来,我真的很吃惊。

    毕竟在我们眼里,之前的他有很多“毛病”。比如,

    A. 他把杯里的水直接倒进办公室里的垃圾桶。而之前我有反复强调过,不可以这样做,不然看着很恶心,而且当时天气越来越热,容易有味道。

    但他偏偏这样,同组的其他人看不下去,有一个女生(人很nice,工作做得也很好)就和他说,不要这样,想倒水可以去洗手池那里倒掉。为此,他和我们一整个办公室里的人闹翻,一周都不说话;

    B. 因为没有完成工作,我们集体加班。他不满意,会提意见,甚至会说“加班又没有加班费”;

    C. 上班迟到,整个人是吊儿郎当的状态。我们曾这样开玩笑地说过他,其实是真希望他改变,但没用;

    我觉得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样了,毕竟是要管理下属的”,这是他带团队三个月时,我们聚餐,他说出的话,很认真,我至今记得很清楚。

    一个人,尤其对于一个多是嘻哈、对什么都不怎么在乎的人,能主动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想真正改变了。哦,那次他还主动买了单,在之前也是几乎不会发生的。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他有些不一样了。

    如今他带团队一年时间,不会再有迟到,反而成了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工作从业务到管理,前期都是亲力亲为,很有一套。

    02 抓住机会,从“备胎”变成部门top1

    他至今都不知道的一点是:当时他被推上去参加竞选,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备胎”的角色。而且在竞选之前,当时的大领导明确表示,不会让他过,因为某方面“看不惯”他。

    那时他在我的组里,我知道这个小道消息的时候,虽然不确定100%是真,心里就特别替他委屈,凭什么这样呢?大家不都是凭实力吗?

    不过,我从没有和他说过这件事,只是让他加油做到最好,即便选不上,也尽力了,不遗憾。

    紧接着就是我们几个主管一遍遍和他模拟面试过程,哪怕是走流程,也要坚持到最后,期间甚至他提出过离职,说自己的困惑。

    不巧的是,当时另一个竞选人认真考虑后,决定转到别的部门,也就是直接放弃了竞选,这样按照原计划中的名额,加上陈华当时表现很不错,最后顺利通过。

    然后他开始了职场新发展。

    他带的是一个新的团队,每一个组员都是新招进来的。他需要手把手地带20多个组员,如何和学员聊天,遇到难搞的学员怎么处理,如何在转化率和金额之间做平衡,甚至是取舍......

    就这样,他硬是从一个被push的角色,到耐心和新人讲工作的管理者。

    整个团队的工作越来越出色,他刷新了领导的认知,甚至被领导的领导,亲自接见。

    也许在一开始根本想不到他会走到现在,甚至取得还不错的成绩,但回头望,他确实抓住了很可能会溜走的机会。

    03 他开始学习,更客观看待问题

    我问他,开始带20人团队后,有指标考核,经常熬夜加班吗?

    “还好,我会给每个人制定当天需要完成的标,他们回去做就好。形式可以多变,但我会及时跟进工作完成情况。”

    因为这份工作在手机上也是可以完成的,所以很多时候大家回去加班就好,像极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手机在手,在哪儿都可以工作。

    更让我惊奇的是,他开始看书了,还花了4000多块主动学习管理相关的知识,会因为学习新知识比较晚睡,这些在之前也几乎不可能发生。

    不过,他学习不是靠量来取胜,整个人依然比较安静和沉默。好像他在工作之外学的东西不怎么花时间,其实他是有自己的方法:针对遇到的问题,去思考源头,然后死磕到底。

    我想到了《跃迁》书里讲到的“功利学习法”:学得更好,却学得更少。即识别知识的源头,也就是一手信息。

    为什么要这样?

    它讲到,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即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最近发展区。

    简单地说,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始终的知识最有效。

    放在陈华自己的学习进阶上,很到位。因为他边学边实践,一旦发现某个方法可执行性高,而且结果还不错,就记录下来,然后把适用于个体方向的,分享给下属。

    而且他乐于接受新事物。

    比如,公司新的制度下来了,肯定有一部分人因不适应或不喜欢而抱怨,他会和大家说自己的看法:“我很理解大家的情绪,比如XXX方面,改变比较大,我一开始也不太习惯。不过,等我静下来认知思考后,我发现这个新制度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

    个人有了比之前好的结果,一定是自身发生了变化。行为是思想的体现。

    04 爱分享,有大格局

    他所在的岗位有销售性质,有时候会和其他团队有竞争关系。不过只要别的主管来请教他,他都会如实说。

    “你不怕别的团队超过你们吗?”

    这没什么。方法都差不多,只是整合梳理的过程。每梳理一遍,我就多一点新的思考,不管是从业务还是团队管理,大家一起交流,有时候好过一个人苦思冥想”

    这一点,在他还是组员的时候就做的很好。当时他业务能力很强,很愿意分享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比如如何提高留存,如何促进转化,或让复购的金额高一些。

    只是当他的立场从个体转换到团队上,还能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我打心底里佩服。这是一种大格局,教别人的同时,其实自己也是收获最大的。

    这是一种“联机学习”,用答案换答案。

    也是古典老师讲到的,相对于过去“学习——思考”的单机学习,这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网络之中的学习方式:

    先打磨第一个知识模块;

    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模块;

    重复前两步,积极足够多的知识模块;

    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过去我们学习新知识主要靠自己悟,觉得那才是真本事。而在如今信息高速迭代的互联网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是一种会学习的体现。

    写在最后:

    今天一个刚入职场不到一个月的朋友说,上班好累,互联网公司太忙了,而且很焦虑。

    作为工作了5年的人,我和他分析到,是因为从学校的自由散漫到按时上班、甚至是透支身体加班,还没有转变过来,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另外,焦虑不是常态吗?你随便问一个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哪个不焦虑?

    焦虑是一种常态,只有行动才可以消灭它。

    在我们都已然长大后的如今,世界真的很残酷,一不小心就落后了。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在他著名的书——《在轮下》里写到:

    “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候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你听听,多残酷。可是,钱哪有那么好赚呢?

    上班是把自己的时间出售给公司,而且只卖一次。如果想产生复利,就需要做更多的尝试。都是一些逆人性的动作,比如早起、坚持锻炼。

    好在这是我们最年轻的时光,还来得及奋斗,这本就是一种幸福。什么人不需要奋斗?不得已躺在病床上的人吧,之于他们,积极向上是一种奢求。

    改变自己的过程类似于抽筋扒皮,比较痛苦,不过一切都值得。我觉得现在特别爽。”是这位93年的前同事说的话。

    以此共勉。加油。

    and夏小麦:正在践行日更2000字,喜欢倾听,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一枚女青年。碎碎念,其实是在念岁岁,希望到80岁还能记起今日模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3年,大专学历,从月入8千到月入3万+:改变是逆人性,但成为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vh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