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何以为清

作者: 矛打败盾 | 来源:发表于2016-12-08 00:15 被阅读0次

              今天听到一个既感动又无奈的故事,感动于这样的时代还留存这样的大爱,无奈于这样的社会却不容纳这样的感动。

           故事发生在十几年前,一个吸毒者被抓,进行强制戒毒。在戒毒所他遇到了他一生的贵人,称作Z领导,只是个不起眼的小领导。戒毒期间,Z领导就对他诸多帮助与鼓励,觉得他是可塑之人(塑新)。然而戒毒期到,他回到社会,却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变成飘荡在社会的人,这使他又走在复吸的边缘。Z领导看到了这一情况,也预想到了后果。于是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从自己的亲戚手里做担保给他盘下一个小卖部。店铺虽小,也可以赚点生活费,过一个安稳的日子。就这样,他安稳的度过十年,完全没有复吸。戒毒十年不复吸是千分之一的概率,然而他在Z的帮助下做到了。

           然而,现在的Z已经不是小领导,他被调到号称单位养老区的科室工作,据说是因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我印象中的Z也是情商高的人,身上有满满的正能量。应该不可能去得罪人,但却有可能因为意见不一与人争论。在调离前还与我谈到他对工作的新见解。作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我非常赞同Z的新思路。然而,事不遂人愿。而因为这样的因素而不遂人愿,不免让人唏嘘。

    清泉何以为清

           Z是这个单位的一股清泉。我刚来这个单位时就看到他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环境是污浊的,充满权欲与物欲,压制人欲与情欲。环境里的大多数人是复杂的,表面和谐温情,实则冷漠自私。然而,大多数人也没错,他们只是像斯坦福监狱实验中的狱警一样,自然而然无意识的在环境的压力下失去了自我。环境也没错,失去自我的人多了,环境自然也就这样了。两者形成一紧密无比的循环圈。可喜可贺的是,Z在圈外,他坚持了本心,守住了自我。

           试想,初步入社会的人们,哪一个不是怀揣满腹经纶、满腔热血,想着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会边走边丢弃,直到有一天丢掉了当初的抱负,臣服于环境。美其名曰,不可避免的从众;诅咒道,万恶不赦的环境。

       我们都忽略了,社会环境本质上是一群人,每个人的性质影响着社会环境的性质,大多数人的性质直接决定了社会环境的性质。只有每个人像Z一般守住本心中的一点点纯,社会环境才可能变成一汪清泉。可能会很慢,但一定能实现。

    清泉何以为清

    (这一文章写的有点主旋律,这确是因为近期的工作感受和这一故事的震撼带来的真情实感。其实,我并不指望大多数人立刻反思自己,我只期望自己不要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失去本真,我愿成为清泉中的一滴纯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泉何以为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vj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