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其中一家比较富裕。
有一年,天灾导致田中颗粒无收。穷的一家没了收成,只能等死。
富的一家有很多粮食,就给穷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穷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
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去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再拿去一斗吧。”
穷人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后,家里人说,这斗米能做什么?根本就不够明年地里的种子,他们太过分了,既然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
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
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这就是耳熟能详的“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
02
一位向来以助人为乐的朋友最近跟我诉苦,她说对身边人有什么忙,能帮则帮。
可是她最近很忙,所以拒绝了别人几次求助,那些人就开始对她的态度冷淡,她为此很苦恼。
她问:“为什么我对别人好,可是对方却那么对我?
同事让我帮忙代购,觉得我在国外,买东西就是举手之劳;
朋友找我借钱,觉得我有钱,区区几千块钱不算什么;
邻居让我帮忙辅导孩子学习,觉得反正我放假也是闲着;
每次我明明是好心帮了忙,可对方不仅觉得理所当然,还总觉得我做得不够好。
我要是拒绝了,对方就会觉得我冷漠自私,认为我连举手之劳的事情都不愿意做。
明明我是好心帮忙,最后却没有人能够体谅我........”
有一首歌这样唱:“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歌词形容她再好不过了。
我安慰她道:
真正的朋友请你帮忙时,都会先问过你的意见,而不是把你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理直气壮向你提出过分要求,让你为难的人,根本算不上朋友。
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委屈自己。
举手之劳明明应该是我帮完你,你感谢我的时候,我自谦和你客气客气说,还好啦,不过是举手之劳嘛。
事实上,帮忙是给予和索取的过程,本无可厚非。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每天给人一块钱,只要有一天不给,那人便会记恨。每天给人一巴掌,只要有一天不给,那人便会感激!”
听起来滑稽可笑的一句话,却字字在理。
为人处世,不要把别人的情分,当成你的福分;更不要把别人的客气,当成你的运气。
所以,若你正接受帮助,请不要忘记感恩;若你正帮助他人,请不要忘记本分。
03
抖音上的一个用户大乐,他总是倾注一己之力去尽可能的帮助社会上生活条件较差的人群。
在他的视频下面有这样一条评论特别触动我,是这样说的: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发这样爱心的视频了,我们也要爱他,因为他不欠任何人。
前段时间,亚马逊的首席CEO贝索斯宣布,公司向澳大利亚山火恢复工作捐款100万澳元。
一些网友认为,这个捐款规模相比亚马逊9360亿美元市值微不足道。
你有钱,你就该捐很多;
你不能抠门,就该很大气;
你捐得少,就是没有良知。
但捐款这回事真是个人自由,没必要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心理学家霍曼斯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也就是说社交的维持需要付出和回报的平衡。
如果在两个人的感情中,只有单方面的投入,最后受伤的永远是你自己。
你的善良,就是别人拿捏你的把柄。
“你这么好,一定要帮我哦。”
“你这么好,一定不会拒绝我吧。”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这样的话。一些人出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
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你辛辛苦苦帮了人家,别人一句轻飘飘的”谢谢“就带过了。
更甚者,连”谢谢“都没有。你的辛苦变成了理所当然,你的不快跟谁吐槽都没有用。
现实就是如此,人心往往换不来人心,一昧的做老好人,好的是别人,苦的却是自己。
04
见过不少的夫妻,刚结婚的时候感情很好。
一方愿意为了另一方做很多事,一个人承担很多的责任。
慢慢地,一个人默认了另一个人的付出,没有欣赏、赞美和感激,感情也慢慢变淡。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触:
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哪怕他对你只有一点好,你也会感激不尽,想要给予回报。
可随着时间长了,哪怕他对你比之前好十倍,你也没什么感觉,只觉得这一切是应该的。
因为再好的感情,都会死于理所当然。
黄磊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反对爱情慢慢变成亲情。
因为一旦变成亲情,很多事情就会变成理所当然的接受,而忘记了去参与。
好的感情,不是一味的索取、接受,而是能保持一种平等、良性的循环。
我懂你养家糊口的艰辛,你懂我操持家务的不易。
每一份付出,都应该被感激。
不管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每一份付出,都应该被感恩。
学会善待他人的爱,不把别人对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以真心换真心。
懂得分寸和界限,能替别人着想,体谅别人的不易,也是一种善良。
我们要明白:帮人是情分,不是理所当然;不帮人是本分,而不是薄情寡义。
毕竟,善意只有用在值得的人身上,才不会被辜负。
希望我们的善良都能遇到对的人和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