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皆俯仰于天地之间。一人一物,也不能逃脱入世的宿命。与其高高在上、对万事不屑一顾,倒不如识得内在,以勘破红尘之心,应对红尘宿命。
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有形的困难远不如捉摸不透的人心更难面对。怎样在复杂的人生和社会中活得逍遥自在?学点心理学还是顶有用的。
由当代心理学领军人物埃略特·阿伦森教授主持编著的第10版《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在借鉴之前九版书籍的基础上,加入了与读者互动的问答环节,让阅读以更高效的形式融入生活。
下面我就以一个大家熟悉却不自知的问题,聊聊书中所提取到的一些信息。
过往的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先入为主的评价经历?
比如说:同在店内用餐的食客因手机故障无法扫描二维码付款,因此向你求助。此时,你会不会担心这是近年来泛滥的新型诈骗手段之一?你是否会在短短几秒钟内本能拒绝食客的请求?
事实上,这就是我不久前遇到的事。
在向我求助无果后,该食客转而向老板求助。讽刺的是,我先前所担心的种种并未发生。当他如释重负地回到座位那一刻,我却因为自己的错误判断和漠视不理,内心备受煎熬。
有那么一会儿,我甚至对自己善良的本性产生质疑。直到阅读了《社会心理学》(第10版)第3章“社会认知:我们如何思考社会性世界”,我才明白自己与老板行为间的差异源自我们对各自人生不同“图式”的提取。
“图式”(schema)指的是组织我们有关社会性世界的知识的心理结构。这是人类运用“归类法”迅速识别陌生事物的方法。
在上述情景中,我毫不犹豫拒绝求助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近期有朋友遭受过类似手段的诈骗,另一方面是工作单位频繁提及谨防诈骗的消息。两者共同决定了我在遇到求助时,认为“他是骗子”这一图式的可提取性要高于“他是真正的求助者”。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图式在减轻人类思考负担的同时,也会因为“刻板印象”(stereotype)等原因导致分类错误。由刻板印象所致的对特定群体成员产生强烈敌对或负面态度的行为,心理学称之为“偏见”(prejudice)。
偏见使人透过“有色眼镜”看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五彩斑斓相比,“有色眼镜”里的世界只有黑与白两种单调色彩。这样的“视觉偏差”又会引起歧视(discrimination),歧视则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
那么,我们只能在图式的影响下,走不出偏见的“怪圈”了吗?
与社会心理学家观点类似,我始终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
书本第13章“偏见:成因、后果与消除”当中提到:
首个被应用于消除偏见的方法叫“接触假说”。提出这一方法的心理学家认为,偏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对外部群体产生认知偏差,要使偏见不存在,就要打破社交壁垒,通过真实接触消除认知偏差。
然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类天然地会向与自己相似的群体靠拢。举个简单的例子:
1954年,美国废除了种族隔离教育,这使得各种肤色、水平和家庭背景的孩子能够平等地进入同一所学校。不过,即便是用法律击溃了社交壁垒,校园之中,学生们仍下意识地与同肤色、同水平、同背景的孩子交朋友,种族融合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随后,1971年,本书作者阿伦森教授领导开展了一项叫“拼图教室”的实验。该实验以“合力完成共同目标”为导向,将不同社交圈的孩子分成同一组,同组内各成员所领任务不同,就像拿到不同的拼图碎片一样,要实现终极目标,各成员必须通力合作。
实验如预期那般获得了惊人的成功。接受过“拼图教室”分组教学的孩子具有更高的共情能力,能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问题。而接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孩子仅仅从他们获取到的信息中,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思考。
从“拼图教室”首次应用于课堂开始,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改写了命运,那些过去灭顶般涌来的偏见、歧视、攻击从他们的生命中如海潮退去。他们重新定义了自己,也终于能够正视这个世界。
在这一章节的末尾,一个即将奔赴哈佛法学院继续深造的学生深情地写下一封给阿伦森教授的信,信中写道:
“当我开始参加拼图小组的学习时,我意识到其实我并不笨。那些我从前觉得特别粗鲁和充满敌意的同学后来都成了我的好朋友,老师对我也很友善和慈祥,于是我开始喜欢学校了,也喜欢上了学习,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个准备升入哈佛法学院的我。”
信件结尾他还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的母亲告诉我,我出生时被脐带绕颈,是助产士口对口帮我呼吸,才将我救活。如果她还活着,我会写信告诉她我长大了,我很善良、聪明……而我给您写信是因为您是除了她以外,另一个拯救了我人生的人。”
我们总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也仇恨着他人的敌意,所有这些“心理负担”都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重压。路越走越远,脚步也越来越沉。我们忘了,“你是如何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便如何看你”。
说到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反思与行动改变自己,进而改变自己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