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升高中,在那之前我从不知道谁是五月天。
听起来很夸张,但这是真的。就像那之前我不知道有那么多男生女生看动漫,甚至分不清动漫和动画片。
听到班上同学在教室点五月天的歌,全班人都会的样子。他们是谁,唯独我不知道?于是我开始找他们的歌来听。
阿信的嗓音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我喜欢温暖的声音,像是冬日的阳光照进心里,而阿信的声音对我来说太单薄了。同样的我也不喜欢吴青峰的声音。那时候和朋友在一起走在路上我曾说过,那种嗓音是会让我起鸡皮疙瘩。
五月天的《倔强》,很多人拿来励志,高中生尤其会,我发现全班同学、全校同学都会唱,或许全国的高中生都会唱。
知道五月天以后,我发现满世界都是他们。校园广播里一首一首的推荐他们歌。调频台里说一生一定要去听一场五月天的演唱会现场。学长学姐们毕业后会去听一场他们的演唱会,然后互相寄演唱会的明信片。
这种感觉就是全世界都在追随五月天。我毫不犹豫的跳进这洋流里,闭着眼睛沉溺其中。全世界都喜欢五月天,单单我不喜欢,那一定是我的问题吧。
有的人的嗓音是听一句就能喜欢上的,有的嗓音是开始排斥但是磨合后会接受然后喜欢的,有的嗓音是即使磨合后还是觉得刺耳的,阿信的声音对我来说,属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
听的多了,多数歌里的嗓音我可以接受,但是仍然有几首歌让自己不舒服。不过我总算接受了他们,可以像这个世界一样喜欢五月天了,很心安。
后来继续听继续磨合,我发现我更喜欢他们的冷门歌,和风靡大街的《突然好想你》和《我不愿让你一个人》完全不同的风格,比如《时光机》,比如《T 121 3121》。
我最喜欢的是《T 121 3121》,好多喜欢听五月天的人都没听过、听说过的一首歌。那时的我骄傲的想,我喜欢他们那么冷门的歌,比那些只知道《突然好想你》的人深一大层。
但后来我才明白,这其实这暴露了我只是喜欢沉浸在喜欢五月天的感觉里,仿佛自己很有故事,仿佛自己品味不俗,仿佛自己和所有人一样。其实那时候我是在试着寻找不一样的风格,披着喜欢五月天的伪装寻找其他音乐可能。
我一直深信我是爱着他们的,会拿他们的歌安慰自己,会勉强自己相信他们歌词里的道理,会听着阿信的嘶吼舔舐自己的忧伤。
我也会收集五月天的信息,向其他人推荐他们的歌,会听他们演唱会现场的录音版,会在班级点一首他们的冷门MV,会拿他们的图片做卡贴,会在电视上播放他们的时候一直盯着看,会在写文章时引用他们的歌词。
但其实,这只是给我一个无处安放的心一个鲜亮的绳子,把它临时挂起来,或者是给匮乏的自己一个漂亮的包装。终于不会在别人问我喜欢谁的时候没有答案,不会因为自己喜欢的小众而害怕得到别人的贬低。
但这也阻隔了其他音乐来到我的世界,我会试着学唱他们的歌,但是学不会,在KTV点歌的时候,我不知道除了他们的歌还有什么可以选择。
后来我遇到了另一个声音,很暖,很舒服,渐渐的开始关注他的消息,收集他的信息,听他不要脸的笑话,看别人开他的玩笑一起取笑他。
但同时,我还在维持着我表面上喜欢五月天。
大学期间,第一次有机会去听他们演唱会的时候,我表现的很积极,但是内心却不热情,找了个理由没有买票。的确门票很难抢到,但我其实在衡量到底值不值。
后来终于有机会去鸟巢见他们。
在地铁站看到一波一波的五迷,stay real的衣服、特制的荧光棒、好看的贴纸,附近交通瘫痪掉。
然而现场,我最惊叹的是灯光舞美做得非常细腻。第一次认可了阿信的唱功,《成名在望》在我心中的地位仍然很高,但是全程我并没有很享受。没有听到期待中的万人大合唱,也没有感动。455的票价,感受不到他们的热情。
例行的假encore,按时结束,挑逗一下说要唱到天亮,其实多一首都没有。走出场馆,没有买明信片也没有买海报,45块钱的荧光棒还在手里,以后还可以继续用,但我或许不会再去了。
五月天是什么?是青春啊。这是所有人都会给的答案。
我努力把自己的青春定义成五月天,努力向这个答案靠近,到头来发现始终没有共鸣。
给我们答案的人说,五月天伴随他们走过了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工作,他们大学的时候几个男生一起合唱五月天,学校乐队演奏的也是五月天,撩妹子屡试不爽。但这些场景始终只在我的想象里。
就像是谭咏麟、张国荣、黄家驹、张学友……我出生注定错过他们的辉煌年代。我假装崇拜他们,但内心对他们毫无概念,说服不了自己。后来不懂就不追随了,那些追随的人,又有几个是真的懂呢。
和我错开青春岁月的五月天,我努力追随,只得到了符号却没有内容。其实岁月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追不上的。
现在想想,喜欢他们,是真的也是假的。追随了他们一场,却是把青春弄得极其不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