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林
古人读书,庄重之极,沐浴焚香,清心敛欲,端坐书室——谓之一学。
“求学之路”似乎从古至今从未存在被遗忘的时刻,无论是古时候的“头悬梁,锥刺股”亦或“凿壁偷光”和“祖逖闻鸡起舞”,还是现代社会的各种精英式教育,一个“学”字展现了这个存在每一个时代却潜在的主题,它好像一直都很平淡,也的确是一直淡淡的存在我们身旁,就好像人们赖以呼吸的空气,少有人注意。那么这个“学”的主题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学”的主题便是“自学”,从而达到学无罔怠的目的。
在这里我所说的“自学”并不仅仅只是自己独自一人追求学习到一些东西,我指的包括一切有主观意识追求从而学习到一些东西的过程,可以是你主观上从他人身上学习到的,也可以是你专门找人教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塑造完善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对于一个不会,或不“自学”的人,他可能取得一时所谓的成功,但我相信他不会真正成功,他们大多只是局限在一个范围内学习,他们没有自学的深究与拓展。但凡一个似乎已经没有突破口的领域想要进行突破,何尝不是靠的自学。每次一看到这些,我就会想起苹果CEO乔布斯的事情,他在学习期间学习了一个看起来好像与他所要从事的行业毫无关系的专业,书法,当时大多数人都是不看好的,但后来就他自己而言,他学习的书法提供了他很大的灵感。所以同样对我们来说,在很大的一种程度上,学,自学,铸造着我们的成功。
我们的欧阳修先生也说“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无不体现了“学”之重,知识之重。
你能想象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屈居于六平方小屋,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破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吗?就连世界级的大师都称赞他,“陈景润每一项的工作,都好像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这就是靠的自学的深究啊。在一段特别困难时间内的华罗庚,经历了贫困辍学,又身染重病,后又留下终身腿部残疾,但他白天依然拖着腿干活,晚上,在油灯下自学到深夜。25岁的他终是成为了蜚声中外的青年学者。这是自学造就了他。国际上的著名的科学家童第周,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从小便爱好学习,但因家庭生活贫困缘故,他学习基础比较差,17岁才入学,此后,他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路灯为友。这又怎没有自学的功劳,自学的深入与拓展呢。
正如诸葛亮而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又怎么不会是主观意识呢?是以学,自学甚重。
勤奋之极,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孜孜以求——谓之一学。
终成学之路,进无罔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