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科举是考试,更是政治》所感

【2】|《科举是考试,更是政治》所感

作者: 潇任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13:35 被阅读27次

科举制不就是国家进行人才选拔的制度吗?科举制打破了以前推举制,察举制,以及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使做官不再仅仅是权贵们的特权。

这是我们以往对科举制的认知。

确实,科举制配得上这些评价,因为无论是推举制,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都从刚开始的推行就埋下了不公平的因素,因为想要从这些制度中脱颖而出,坐上官位,一般的人是几无可能的。

而科举制首先从出发点上就给了一定的公平考量,即唯才是举,任人唯才。

但是今天听到《科举是考试,更是政治》这一节之后才明白,有时候绝对的公平就是不公平,科举是选人的制度,更是选代表人的制度。

在这节中,讲的最多的就是明朝的科举。明朝在洪武三十年的科举考试中,录取了五十名进士,均是南方人;尔后朱元璋为了体现不偏心矫枉过正,推翻了那次的科举录用,又重新选了一次,结果选了六十一人,均是北方人。在这之后,明朝出现了“南榜”,“北榜”,到后来更是出现了“中榜”,以照顾西南偏远地区。

其实如果按考试成绩,录取的那五十人南方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量的北方人怎么办,他们中没有人出来做官,那么再往后管理层中就基本上都是南方人,那北方人的政治诉求如何实现,北方人的民生又有谁能切实知晓并深度关切?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因为如果实现真正的公平的话,对另一些人而言却是不公平,因为在出发点是就是不一样的。

那么回到现在的高考上呢?全国各地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实现各地的优秀人才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高考全国不同卷,同卷不同分的现象必然继续存在。

这其实在平衡各地的政治诉求。如果偏远地区教育本来落后,再进行同等条件的话,那么那些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更加渺茫,久而久之,偏远地区将变得更加落后,而且更加无人去关心那些地区,去表达他们的民生疾苦,去表达他们的生活愿望。

因此为了一些地区的平衡,一些条件上的公平就要降低一些。高考上的录取制度也要继续的存在着。但是如果要实现各地区的发展均衡,需要一定程度上地域政策,吸引外出的人才回乡建设。

相关文章

  • 【2】|《科举是考试,更是政治》所感

    科举制不就是国家进行人才选拔的制度吗?科举制打破了以前推举制,察举制,以及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使做官不再仅仅是权贵们...

  • 科举是考试,更是政治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As long as you have a reasonab...

  • 科举制

    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

  • 谈古论今|历史上十位最有特色的状元

    科举考试,是古代中国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 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

  • 进士(一)

    从隋朝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开始算起,到1905年废除科举,近1300年的时间里,进士都是中国政治的主角。仅仅靠...

  • 读书札记《宋的转型》6

    今日阅读:第六章教育与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制度、教育制度、进士考试、古文运动、仕途俸禄和特权) 科举考试是社会各阶层...

  • 【原创】清代殿试鼎甲之状元、榜眼、探花出何处?

    作者:史遇春 一、先从科举考试说起。 说到科举考试,需要澄清两个差异。 (一)科举考试与大学升进考试的差异 后人喜...

  • 考试所感

    感觉自己这么些年考试不过的原因就是最后没能咬牙坚持,没能抗拒焦躁对我的影响

  • 考试所感

    这一天,我终于考完试了,如负释重。早上考综合素质感觉还行,下午考科二,状态不是很好,有些知识点一时忘了,只能靠猜跟...

  • 考试所感

    指出我昨晚写的文章中,给我一个晚上,我将创造一个不挂科的奇迹错误。还是要平时努力,要厚积薄发。不要误人子弟。期末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科举是考试,更是政治》所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dw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