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中的数学

认知中的数学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3-09-24 06:38 被阅读0次

人们常说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那我们求知是为了什么呢?简单来说是为了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当然这个认知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因为境界不同。认知有三重境界,每重境界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用中国的古话来讲,第一重境界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相当于我们最原始的状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好比我们文档打印时的预览一样,我们所见即所得。我们眼睛里看到了什么?看见了山,我们就说这是山,看见了水我们就说这是水,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状态。我们眼睛里看到的东西,大脑并没有对它进行加工处理。我们觉得这就是什么,非常的简单和质朴。往往容易被表象迷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也是最容易被带节奏的一波人。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这种境界,通常他带着一些批判的眼光,带着质疑的眼光去看,到底是不是呢?对吧?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批判性的思维。他开始质疑了,到底是不是这个?里面最本质的是什么?或者说这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猫腻?这里面有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吗?他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去追寻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已经不再拘泥于它的表象。所以他的认知得到了一些提升。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有人说第一重境界不就是这样吗?不,两者有着天壤之别。后者他是在看完这些之后,他不是不思考,这个到底是不是山?而是他经过思考以后,他确认了它确实还是一个山。这种情况通常是人生到了一定的阅历之后,甚至到了这个中老年之后,才能达到的一个水平和境界。就是看东西,他不是不加思考,他思考完了之后,然后发现其实是我们想多了,他还是原来那个意思,它的结果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复杂。

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大智若愚。大智若愚这句话就是讲第一层和第三层境界,他们看上去他们的表象是一样的。第一重境界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之为愚。第三重境界,我们可以称之为大智。你看第二层境界,我觉得咱们可以叫做小智。就是他开始思考了,有了一点点小智慧了,但是他还没有进入到最高境界的智慧。所以小智的人往往是容易犯错误的。对于这种愚的人,他尽管碰对了,但其实不可取。我们并不鼓励大家去做愚的人,尽管你有时候会碰对,那不过是运气好。

我们用一道数学题来看看对认知的影响。

这是个“猜数字”游戏。就是一个人想一个数字,另一个人猜。这个游戏简单又有趣。游戏开始了!小伙伴从1~100中任选一个数字记在心里让我们猜,每猜一个数字,他只能说小了、大了或对了。直到我猜到数字,游戏结束。

最简单的认知,是从 1 开始依次往上猜……1,小了。那就是 2,2 也小。那就是 3……就这样一个一个猜测数字花费了很长时间。如果他定的数字是 99,那要猜 99 次才能猜到!

而这个游戏不是最终猜到这个数字就算赢,而是又快又准确地猜到数字,那才是高手!那如何快速准确地猜到数字呢?

首先从 50 开始猜。

小了,但我们可以排除一半的数字!1~50 都小了。接下来,猜 75。大了,那余下的数字又排除了一半!75~100 都可以排除。接下来,猜 63(50 和 75 中间的数字)。

大了,那余下的数字又排除了一半!75~100 都可以排除。接下来,猜 63(50 和 75 中间的数字)。

大了,但又可以排除一半数字!可以从 51~62 中选了!接下来,猜 57(50 和 63 中间的数字)。对了!书中说到,这种猜测方式其实就是算法的二分查找。没想到小小的游戏也用到了算法。使用这种方法每次都能排除一半的数字。不管定数字的人心里想的是哪个数字,在 7 次之内都能猜到。

简单查找逐个地猜测数字,上面 100 个数字,最多需要猜 100 次。如果从 40 亿个数字中猜呢?最多需要猜 40 亿次。最多需要猜测的次数与列表长度相同,这被称为线性时间(linear time)。如果用二分查找的方式,二分查找的运行时间为对数时间(或 log 时间)。100 个数字,最多要猜 7 次;40 亿个数字,最多只需猜 32 次。

二分查找这么厉害,那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如何编写执行二分查找的 Python 代码吧!

我们每次都检查中间的元素。如果猜的数字小了,就相应地修改 low。如果猜的数字大了,就修改 high。完整的代码如下。

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大智若愚。大智若愚这句话就是讲第一层和第三层境界,他们看上去他们的表象是一样的。第一重境界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之为愚。第三重境界,我们可以称之为大智。你看第二层境界,我觉得咱们可以叫做小智。就是他开始思考了,有了一点点小智慧了,但是他还没有进入到最高境界的智慧。所以小智的人往往是容易犯错误的。对于这种愚的人,他尽管碰对了,但其实不可取。我们并不鼓励大家去做愚的人,尽管你有时候会碰对,那不过是运气好。我们用一道数学题来告诉大家学习认知的重要性。很有可能你的第三重和第一重表现出来一样,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不是回到了我们那个看山还是山的那个境界。

相关文章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数学认知是其他逻辑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要关注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与培养。 1.幼儿的数学认知是从动作开始的....

  • 数学认知发展规律

    根据小朋友的数学认知规律,结合蒙氏教具来进行数学启蒙: 认知规律:

  • 书单

    育儿篇 认知数学 《数学之美》吴军 基础《生活中的魔法数学》 进阶《超级思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 言传身...

  • 育人幼教部教师百日行动

    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规律 1.幼儿的数学认知是从动作开始的。 2.幼儿的数学认知最初要建立在具体实物的基础上。 3....

  • 育人幼教部教师百日行动

    幼儿数学认知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教育建议: 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幼儿数学认知是从动作开始的。要建立在具体实物...

  • 育人幼教部教师百日行动

    幼儿数学认知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教育建议: 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幼儿数学认知是从动作开始的。要建立在具体实物...

  • 绘本阅读与数学能力提升

    数学认知是孩子基于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发现并理解其中的规律性,逻辑关系等。数学认知并不是狭义的1.2.3……或者几个...

  • 育人幼教部教师百日行动

    幼儿数学认知能力发展与培养标准: 一、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二、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三、感知...

  • #育人宝贝教师百日行动派#day88

    每日5000步√ 今日所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规律。幼儿的数学认知是从动作开始的。幼...

  • 《小学数学这样教》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这样教》这本书从数学课程内容的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历史)、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中的数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ef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