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便经常听到一句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另有一句俗语:惯子如杀子。意为对孩子不能溺爱,必须要严厉,惩罚、打骂是上策。鉴于很多生了儿子的,在儿子长大后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现象,还有人跟朋友传授育儿经验时说:想让儿子以后对你好,就得打就得骂,总之就是怎么严厉怎么来,听者深以为然,并觉得就现在的经验来看便是如此,因为自己对孩子再怎么打骂,他还是最粘自己啊!而且,因为缺乏有效的方法,加之长期的习惯,对孩子好好说,孩子不听,非得骂甚至打孩子才肯听话,便更是觉得打骂才是教育孩子的常规方法。
我想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因。
确实,棍棒底下出孝子是真的,然而,也只能出孝子而已。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的眼中看见自己。什么意思呢?每个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最初都是来源于跟他关系最亲密的那个抚养者,一般是母亲。母亲的脸上满是愉悦、欣赏,对孩子满是表扬、肯定,孩子就认为自己是很棒的,值得被母亲爱,值得被所有人爱,就形成了自信、积极、独立、勇敢的人格特征;反之,母亲总是否定他、批评他、打击他,甚至经常惩罚、打骂,孩子得到的答案就是:我很差劲,我不配被爱。这样的孩子,性格会是退缩、自卑、怯懦、消极、被动的,尤甚是面临新环境的时候。终其一生,他总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当然最想得到的是母亲的肯定,所以,他总是费尽心思地不自觉地要取悦母亲,这,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根本原因。
然而,在现如今的社会,你生养一个孩子出来,仅仅是想让他孝顺你吗?对你唯命是从,不敢有半点违逆?仅此而已?答案我想应该是否定的,望子成龙便是父母最基本的欲望,怎样才算是龙?成龙的孩子会一辈子只跟在娘的屁股后面取悦母亲、看母亲脸色吗?
打骂,除了能让孩子特别听话、胆小、顺从,在人群中很不起眼、卑微,还有什么作用?
之所以推崇教育,就是因为教育是一件特别重要、又特别复杂的事,没有一个可以千篇一律、任意套用的岗位说明书,而家长又都是无证上岗,所有的人几乎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随意的一个行为可能会把孩子带偏到哪里去。因此,我们对教育才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对孩子的言行也要更加慎重,尤甚是3岁以前。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教育的时候跟着自己的情绪走是万万要不得的。所有的用心、付出,也终究会有回报,而反之,孩子小时候偷的懒,在孩子长大后,负面影响也一定会一一体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