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回到北京的第一天,父亲的情况都是从微信上获得的:
- 睡眠。昨天晚上加的小计量安眠药起了一些作用,据说晚上没有那么躁动了。
- 便秘。早上吃过我买的芦荟胶囊后大约一个小时产生了便意,但没有拉出来。不过下午的时候,据姑姑说排出来了。
- 训练。上午下午都做了康复训练,下午主要做的是站立训练。
另外,西苑医院的杨宇飞主任开的重要今天到了,开始按要求服用。昨天蓝十字医院给开的重要的功效依旧不明,护士说中药方子他们的系统查不到,需要周一上班后问中医那边的大夫。
午后,我便出发去探访医院。今天的主要目标是康复医院,根据前期做的功课,锁定了家周边的几个医院:
- 小汤山医院
- 清华长庚
- 北大康复医院(私立)
简单总结一下:
- 由于北京的疫情影响,目前北京的医院应该都无法收治新的住院病人。唯独北大康复医院,可能是私立医院的原因,话说的不是那么绝,住院前需要有核酸检测报告并且在医院提供的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14天,这14天无法提供基础的护理和康复,其实就是真正需要的去康复医院的病人是没法接受这14天的隔离的。
- 公立医院周末康复门诊都不上班,需要工作日去和康复科的人进行细节的沟通。不过从整体感觉上,基本排除了小汤山医院,那边条件比较差,而且外面还能看到有一个角落散落着废弃的建材和医疗相关器材,不知道是不是当年SARS留下的。
- 核酸检测。这个是顺带调研的。公立医院,包括小汤山这种特别偏僻的医院核酸检测的人都非常的多,需要提前预约,还需要现场排队。北大康复医院几乎没人做,可能和医院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所以急需核酸检测报告的人可以考虑。
另外,今天也顺道去了一趟西苑医院踩点,整体感觉还不错,不过认识到一个新问题,门诊无法使用异地医保,这个应该是个常识性问题,只是我自己一直不知道。另外,这个医院的服务台的人和住院部的人挺不耐烦的,沟通需要一些耐心。
计划周一去西苑医院看一下杨宇飞主任的号,她答应我给我加号。周二去清华长庚康复门诊咨询住院的事情,主要看看资源及配套情况,疫情接触后是否适合转院过来进行康复。
补充一个信息,7月3日开始,《2020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肿瘤专委会线上学术会议》,今天晚上看了一下协和医院的马文斌主任关于《胶质瘤免疫治疗 III期临床试验经验和启示》的分享,简单结论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54764/a035e5719c4573db.png)
目前,西医在免疫治疗方面的尝试不能说全军覆没,至少还没有看到希望。另外,也发现因为胶质瘤在所有肿瘤中发病率偏低,导致这方面的研究投入也很低,十来年没有太多进展。不过世界那么大,西医并非唯一的医学,走着瞧。
不过,也看到,西医在试验研究方面确实非常的严谨,又很完整的方法和评价体系,这个是中医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诗人
这个诗人不是说的别人,是神。《与神对话》第三卷的一开始就看到了很多富有诗意的句子,摘抄至此:
愧疚不会让你成长,只会让你枯萎和死亡
我永远与你同在,哪怕直到时间的终点
我是光明,我是创造光明、使光明得以存在的黑暗。我是永无止境的善,我是使“善”成为善的恶。
我即是我,我即是非我。
悲伤是自然的情感。它让你能够在不想告别的时候说再见;
羡慕是那种让你想要再来一次、更加努力、继续奋斗直到成功的自然情感。
懂得神以后,我明白你并不需要我们的感谢,不过还是想谢谢你,没有什么比思维的提升更有价值,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