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的定位专题学习,两节大课一本书,时间不长,内容不多,但在定位这件事已然经历似懂非懂、恍然大悟、似是而非、推倒重来四个阶段,烧脑,虐狗,已不足以形容这种体验。
但我可以很自信地说,在做好个人定位理论建设这件事,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论,简单总结:三种心态,三个意识,梳理个人定位。
001 心态一:焦虑不是多虑
从开始参与线上学习到打造个人品牌,一直在思考定位这件事,听到有人说,定位定生死,很焦虑,看看自己好像没有哪一方面特别突出特别优秀,深耕了几年的工程专业的板块,好像并不是那么适合迁移到互联网,眼看着很多一起学习的同学,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定位并在全力聚焦、深耕,更加的焦虑。
多观察了一些人后,发现,这些一下子就找到定位的人,要么特长很突出,要么目的很明确,有的定位为深耕文案,她可能其实在文字方面已经有很长时间的积累,有的定位是社群运营,她可能对这个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具备一些天然的辅助技能,比如领导力,高情商,所以他们可以上来就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对于像我这种兴趣爱好丰富的,一时确定不了方向,焦虑是正常,面对焦虑,我们不应该只是沉迷于单纯的多想想再想想,焦虑不是多虑。
002 心态二:定位定生死,并不是一成不变
在前四天里,比照着猫叔的从需求出发和两个目标,我定位为宝妈卖货故事访谈人,当行动方案都梳理出来的那会,有点热血沸腾,也很快锁定第一个访谈对象。
然而,学到抢占心智第五章中,让客户喜欢你并爱上你时,我迷茫了,定位是为了打造个人品牌,树品牌是为了更好地变现,变现的落脚点在用户,那么,宝妈访谈怎么服务于我抢占用户的心智呢,这一条路的通道似乎不是难么清楚,起初梳理的营销知识需求,似乎并不是我真正的需求和目标。
直到第八章的存量变量增量分析中,开始有了新的定位方向,再到猫叔说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思考,基本敲定新的定位,更大的转变是,这时候,并不那么纠结标签了。
一波三折的定位,让我明白,定位定生死,并不是一成不变,它是动态的,甚至它还应该是随着我们人生角色、阶段的不同而动态调整。
003 心态三:走弯路,是偶然,也是必然
一度沉迷于扒各路牛人的标签,寄希望于在别人的标签中寻找自己的差异化,粗暴地以为定位就是找个差异化的标签,然后聚焦深耕,打死不回头。
在后来,经过更多的学习和思考后,发觉开始的定位,似乎并不能帮助我实现真正的内心所求,也很难让自己足够专业,开始有点迷茫,起初梳理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否要推到重来呢?口号已经喊出去了,这样好吗?有很多的顾虑,当再次审视自己的使命和愿景时,我忽然明白,如果,我自己都不能肯定自己,不欣赏自己,又怎么去传达这种信念,吸引用户?!
俗话说,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哪怕是走弯路,测试了是错的,这个探索过程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因为这就是事物本来就有的发展过程。
004 意识一:基于需求,立足存量,以愿景使命为结果导向
一说,定位,应该从需求出发。二说,定位应该考虑个人存量。三说,定位要思考个人使命愿景。
如果,不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一个一个思考输出过,放在一起看,会有点混乱。
但细细思考过,会发觉,这是相互校核和递进的理论建设。
原本,我以为从需求出发,是指自己需要的某方面的技能,了解了三量关系,我明白,定位要结合自己的存量才能更好地化变量为增量,思考了使命愿景,更深刻地明白了自己的需求是应该和愿景协调统一的。
有了使命和愿景,就有了目标,才能更好地如评估自己要不要做,能不能做,做到什么程度。目标不同,结果不同,评估的角度就不同,方向就不同。
005 意识二:抱团成长,价值交换
定位,或许说打造个人品牌,它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不是说你觉得这个好,然后你就这样子去做。比如,当我第一次梳理出定位时,在朋友圈奔走相告,并给点赞的朋友发小红包,在这个过程中,和一些朋友有了深层次的交流,有的人觉得很好,也有的人会问跟你现在做的事怎么关联起来呢?怎么形成闭环呢?或鼓励或启发或引发新思考。
定位或许品牌,它一定是需要市场的反馈,以及不断的去请教别人,从用户的角度去评判我们的价值和期望值,这个过程中别人可能会给一些建议,然后我们可以去做调整。
在这个获取反馈的过程中,我们不是单方面的,像剥削别人一样去要求。我们也要去考虑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这样可能会收获的更多、更深入、更好的建议。
这种价值交换可能是你去帮他做事情或者是最简单的,至少有发红包的想法,上升到意识层面就是在跟别人的行为处事的过程中,要时刻有意识地站在价值交换的角度来自处。
006 意识三:持续探索
持续探索,就是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觉得定位某个领域后,就死磕,在我们定位还没经历反复试错验证后,也就是初期,一定是不断的去探索更多的领域,然后不断地微调优化。
哪怕刚开始的定位并不够聚焦,但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多结合我们的使命愿景,看存量做增量,更合理地分配我们的精力,就不会过于在意自己做的不够好,这种曲线成长的过程,也是个人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
最后,借赵昂老师的一句话,留一点思考——专业技能以安身,通用技能以增色,天赋所在以立命。
多想无益,就是干呀~
我是潇潇雪,多管道收入倡导者,4点早起践行者,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