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兆言的《生有热烈 藏与俗常》。
其中的两篇,一篇谈诗歌,一篇谈欲望,真是喜欢。
身边还有几个人仍然在读诗,仍然用诗意来对抗这庸常的生活?诗的无用,注定了选择有诗生活的是少数人。多年后,我庆幸自己一直没有放弃这种与诗相伴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不太会写,我主要是读,读古诗词,读俳句,读今人的新诗。原因嘛心里清楚但说不清楚,然而叶老师却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了。
“诗给了人们一种观察世界的独特目光,有了这种目光,日常平庸的生活,外部世界的五光十色,便有了全新的意义。诗让我们看到了看不到的东西,让疲惫不堪的心灵,因此感到充实,感到肆无忌惮,感到阳光照进了茂密的树林。诗是一块敲门砖,或许它根本就砸不开现实世界坚实又无情的大门,但是有了这么一块砖头在手,咚咚的敲门声,便变得孔武有力起来。”
是呵,身处黑暗之时,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诗歌,或者其他什么精神层面的东西,会让我们清晰地感知光的所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我会跟自己说:别怕,至少你还可以读诗。
“欲望说穿了是不安于现状。在欲望的回光返照中,我们必然会对什么都不满意。我们总是向最好看齐,结果对于最好的本义反倒模糊不清。有一个固定词组常常害人,这个词组就是“一定”。天下本来就没什么一定,人活着,千万不要为一定所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我们却自欺欺人老要谈什么一定。我们一定要吃什么,一定要看什么,一定要得到什么,可结果呢?明白这道理就足够了,有些什么没吃过,没看到,没得到过,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欲望的尽头,往远里说,是死亡。往近里说,是不要相信有什么一定。”
嗯,没吃过,没看到,没得到过,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要总是在心里存有不甘,日日夜夜受欲望的苦。
总有这些优秀的写作者,把生活的真相写给我这样在平淡时光中迷茫的人,读他们的作品,会让人明白,原来,对生活最热烈、最深切的爱,往往隐藏在生活的俗常之中、细微之处。
换句话说,把每一个平常日子认真地过好,已经是在热烈地爱了。
so,岁月漫长,然而何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