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再干一杯。
陈思王端起酒杯,自己给自己又斟满了。这位陈思王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曹植。
可环顾四周,府上宴请的宾客都醉倒了,唯有自己一人独醒,这不由得让曹植佩服起自己的酒量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6275130/9474892d94fff01c.jpg)
众所周知,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一时风头无两。
在后世,曹植的名声经过多人力捧之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你想想,天下的才华,他一人占了五分之四,不可谓之不牛!
文学批评家钟嵘也称赞曹植“卓尔不群”, 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更是将曹植与李白、苏轼相提并论,称他们三人是仙才!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七步诗》,相信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正是出自曹植的手笔。
![](https://img.haomeiwen.com/i6275130/6b7a64585dd768ce.jpg)
说起这首诗,可谓惊心动魄。当时他和亲哥哥曹丕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令人唏嘘。谁也不曾想,曹植当年其实与王位只有一步之遥。
那是在建安十五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也在其中。在众人之中,独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从此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以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之人。
曾有书记载,在与曹丕的立嗣之争中,曹植甚至一度处于上风。曹植既因为有才而受宠,丁仪、丁廙、杨修等人便都来辅佐他。曹操当时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
然而,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渐渐地,王位离他就越来越远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275130/016c4af69f3b86be.jpeg)
曹操也不是没有给曹植机会,只是曹植没有抓住而已。公元219年,魏国大将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试图让他解救曹仁。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曹植竟然喝得不省人事,曹操大怒,从此以后再也没对曹植报任何希望了。
后来,曹丕继位,曹植成了哥哥排挤和打压的重点对象。这样的生活对于曹植来说很不适应,他以前过惯了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现在却让他有种“眼中钉肉中刺”的感觉,他很苦恼。
哥哥曹丕继位时,曹植29岁。其后,在过了十多年郁郁寡欢、夜夜笙歌的日子后,曹植在忧郁中病逝,年仅41岁。
我们无法感叹天妒英才,因为曹植曾经拥有过机会,但他自己并没有珍惜。而且,就算是没能取得王位,他照样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著书立说,研究学问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6275130/d053d8fa19d78308.jpeg)
也许,政治斗争的残酷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作为现代人,我们很难理解和体会1800年前曹植的生活环境。
有后人评论:曹植乃魏文学之巨擘,上接汉代,下通晋、宋、齐、梁、陈、隋而独步之高才也。唐代李白、杜甫诸贤,莫不师其风骨。
不管怎样,曹植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可能是能够理解曹植的。这也就足够了。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精神世界显得格外空虚。其实,我们不缺政治家,我们缺少的是生活的诗意。没能登上王位对于曹植来说,或许也是一件好事。(文/风马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