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篇算是读书笔记,其实我根本就不擅长写这类文章,特别是对经济类完全智障。所以只是自己瞎写,千万别带歪了其他朋友。
从今天起,读一本和投资理财相关的书。
其实每次都说看书,可每次都是泛读,根本没有咬文嚼字。对于一个经济学渣渣,理财渣渣,实在不想再后面的几十年浑浑噩噩,不想再看别人的脸色。
这种感觉,像是让一个不爱音乐的人硬要学音律,一个吃素的人一定吃荤。
硬着头皮,逼着自己进步吧。别人一目十行,我十日一行,我就不信抠不明白。
这半页书,特别最后两行字,纠结了一晚上。
【通货膨胀】
这个概念初中政治学过,可并没走心。
现在还是用通俗的方式解释下,然后再慢慢灌输晦涩的理论。
网上查的:就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也就是说,钱不值钱了,以前一星期伙食费100块,现在一天100块,让人觉得物价上涨。
疑问:为什么是纸币的发行量而不是货币呢?比如硬币,特别当下的数字货币如果发行量增多,不也会造成通货膨胀吗?
另外,货币的发行不应该是由国家控制吗?既然国家对货币的供求有一定预测,为什么还要增加货币发行量呢?
【通货膨胀的误区】
今天爸爸说,通货膨胀不就是涨价了嘛!
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
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可是反过来,物价上涨不一定都是通货膨胀造成的。比如说前几年出现的——“姜”你军、“蒜”你狠…就是因为原产地产量下降再加上有人投机囤货造成的。还有春节期间普遍性物价上涨,就是一种暂时的节日性消费。所以不可以仅仅凭物价上涨就判定发生通货膨胀。
只有持续且普遍性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程度分类】
其实,低通货膨胀是一直存在的。比如小时候1分钱一瓶的饮料,现在得7块钱一瓶了吧。
但我有个疑问,从啥时候开始,分币的纸币开始消失了呢?别说分了,连1毛、5毛都很少见了。
接着说,通货膨胀根据剧烈程度可以分为三类:
1.温和性通货膨胀(低通货膨胀)
指的是通货膨胀率为1位数的通货膨胀。
特点:价格上涨缓慢且可预测,人民对货币比较信任。
2.急剧性通货膨胀
指的是通货膨胀率为2位数的通货膨胀。
特点:货币迅速贬值,人们只愿意保留少量的货币在手里,以应对日常交易所需。更多的钱用来囤积商品,购置房产来保值。
3.恶性通货膨胀
指的是通货膨胀率为3位数的通货膨胀。
特点:货币急速贬值,物价极速上涨,人们不愿持有货币。这也是一种失去控制的通货膨胀,对一国的经济的打击是致命性的。
这两天翻了好多关于通货膨胀的文章。
其中大部分文章,一提到通货膨胀,一般都直接说多可怕。可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国家长期保持低通货膨胀的经济模式,因为它可控,也可以刺激经济发展。这就要说刺激消费…
【刺激消费】
通货膨胀时,就是钱没有原来值钱了。
放在手里的钱慢慢贬值,只好把它花出去兑换商品了。举个栗子:
假设你现在有50万,目前能买一套房。
如存在银行,由于通过膨胀一段时间后,你用这些钱,就可能买不到一套房子了。
可你需要一套房子啊!怎么办呢?那当然是在现在赶紧买了!这就是刺激了消费。
接着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价水平一直处于上升中,因此常听说,现在的1万块钱还不如原来1000块值钱,这就是典型的低通货膨胀的表现。不过它比较温和,每年物价上涨幅度不大(除特殊情况)。但是大家普遍感觉经济越来越好,这是因为低通货膨胀没有造成很大的压力,二是经济也在同期高速发展。
通俗地说,如果经济发展的速度>通货膨胀率,就会造成收入增长>物价上涨,这样低通货膨胀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就被消解了,因此很多国家愿意保持一定程度的低通货膨胀。
【如何应对呢】
1.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
通货膨胀严重时对国家经济运营影响较大,但它也是一小部分人的机遇期,就是利用社会动荡发财的人。比如现在国际粮价、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都在上涨的时候,那些人就视危机为商机,最常见的就是囤货,然后高价抛出,也就是所谓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捏造信息”。
这种操作损害的是国家利益,这种行为就不能用市场手段应对了,比如国家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严厉打击。
给企业和农民发放补贴也是常见的干预手段。
这种方式能够抵消部分由于原材料上涨造成的农业、制造业的成本增加,还可以打击非法市场行为,保证市场供应稳定,抵消部分发国难财的行为引发的物价上涨。
2.人民币适当增值
这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手段。
但货币升值,对出口却是不利的影响。出口时赚的美元或者欧元在换汇时,换回的人民币减少了,这样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所以看到人民币升值的消息,会担心我国经济会受到不好影响,毕竟出口在GDP中占比不低。
好在现在是新病毒爆发期。
其他国家迟迟控制不了疫情,制造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我国的出口,目前具有成功防控疫情所带来的优势。正因为其他国家产能降低,国际市场上只有中国制造能够填补空缺,所以既不愁市场,也可以适当涨价。
所以人民币适当升职既可以抵消部分通货膨胀(比如美国),又不会对出口造成太大影响。
3.增加进口
首先,引申一下【外汇储备】
为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即外汇储备。同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随时动用的款项一起,构成一国的官方储备(储备资产)总额。
主要用途: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
【举个栗子】
比如,中国商人在美国做服装生意,从中国大量出口很多衣服,美国人只能用美元购买。
卖掉衣服后,商人拿着钱回国。美元又不能在中国市场上流通,这时商人就拿美元在中国人民银行兑换成人民币,而中国银行会把从商人处兑换的美元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来进行管理,同时印刷等量的人民币交给中国人。
这部分暂时用不了的美元就成了”外汇储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西方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是美元,其次是英镑,70年代以后,又增加了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国法郎等。在国际储备资产总额中,外汇储备比例不断增高。
外汇储备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应付国际收支的能力,关系到该国货币汇率的维持和稳定。它是显示一个国家经济、货币和国际收支等实力的重要指标。
外汇储备功能:
1.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当国家进出口交易出现比较明显的缺口或者因为其他的因素引起的贸易差,可以用外汇储备来填补逆差,保住本国的国际交易声誉,避免更多的经济危机,保证经济正常发展.
2.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国家的汇率是由该国家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如果国家的供求关系出现了紊乱的想象,导致市场汇率发展出现异常,会给国家的货币政策的运行产生影响,这个时候政府就会通过运用持有的外汇储备来买进外国债券的手法调整市场,稳定汇率.
3.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外汇储备的多少就代表了国家清偿外债的能力的大小,也可以体会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大小,是最直接的经济能力的体现,可以根据此来判断国家的资信力.同时这也帮助我们获取了更多国际竞争优势.
4.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外汇储备也是我国央行的资产,外汇储备多的话,代表央行的资产储备高,在我们国际间的经济事务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如果发生金融危机的话,更多的外汇储备可以就意味着你有更多的能力抵抗风险.
接着说增加进口。(一定先看上面的栗子)
因为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特别遇到输入性通货膨胀时,我们国家手里的美元就会贬值,这时候用美元换成实体产品就会划算些了。
多进口商品,会让国内市场商品供应更加充足,供大于求也会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
多进口也会让我国的【贸易顺差】降低一些,都来买东西了,手里的钱自然就少了,美元贬值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也就抵消一部分了。
引申一下【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研究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么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该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本国货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德国除外)
为什么说是德国除外?
因为德国的主要出口对象是欧盟,出口收入大部分是欧元,对德国来说就是本币收入。
欧元区外德国的主要顺差对象是美国,一年大几百亿这样,同时对中国有几十亿的逆差,再买一些原油天然气和其他原料,外币(主要是美元)的进出大致平衡。
4.货币政策要稳
特别是这两年疫情环境下,国家经济状况总体还好,消费市场也很活跃。正因为自身经济稳定,所以一旦把通货膨胀的影响看得太重,货币政策收的过紧,势必对刚刚复苏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营报告(2021)》,再次强调2021年我国货币政策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且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引申——央行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是国家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具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
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引申——紧缩货币政策
紧缩货币政策是银行行为实现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
1.减小货币发行:也就是纸币数量不再增加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资本主义国家一般规定短期贷款是有限的,目的是防止政府对贷款的滥用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公开央行市场业务,发挥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收缩银行信贷、调节经济的作用
4.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5.提高再贴现率: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
6.选择性信用控制:对特定对象进行特殊管理
7.直接信贷控制:是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和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
【贴现这里我没咋看明白,明天继续看一下】
5.扩大内需
一个国家生产的东西,一部分是给本国人消费,一部分是给外国人消费。扩大内需就是扩大本国人的消费量。
比如现在,中国生产的东西没有减少,但是外国人购买中国的东西少了,怎么办呢?那当然只有是让本国人来买这些东西了。
特别是全球疫情常态化下,疫情结束可能早于通货膨胀结束。
疫情结束后,我国制造业的靠控制住疫情带来的优势就会减少,其他国家制造业慢慢恢复,对我国出口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疫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想让我国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那就要靠扩大内需了。
扩大内需需要提前布局,比如我国之前就在强调双循环,主要考虑得的就是在外部市场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用扩大内需的方式抵消失去的国际市场。
所以双循环适合任何背景下的外部市场萎缩的情况,当然也适合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形势。
【写在最后】
做让自己害怕的、不愿面对的、觉得艰难的事情,才会让自己进步。
就像我一直恐高,读书时的每个月都会抽一个周末,到西安交大对面的兴庆宫公园做一下失重机。
一般玩这种失重机,这叫跳楼机,正常反应都是失控大哭,或是尖叫。
而我不同。
我只会痴痴地笑(从小到大害怕时最强烈的反应),或者是没有任何反应(我同学在到达顶点时大声尖叫,听不见我的声音,还以为我死了)。
经过近两个学期,我终于克服了恐高,而且每次只要有机会,就会靠近高楼边边的地方。
不是因为我得瑟,是因为我要挑战自己。
经济学也是一样,是最难啃,最没兴趣的一门。
很多时候,当遇到暂时战胜不了的困难时,不要过早放弃,也不要有退缩心理。
在这个世上,事情远没有难易之分。你觉得它难,是因为还没有打败它。你觉得它轻松,是因为你的能力已经提升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做任何事,到最后真正需要战胜的是自己,而并非困难本身。
只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付出足够的努力和坚持,再难的事,也会慢慢变得简单。
哪怕再笨,再慢,我也要拿下这个碉堡。
【有些悲伤】
近期在半导体研究所里认识了一位成都网友,貌似是一位财经类自媒体博主,他写了一篇文章,铁血社区、天涯社区的陆续谢幕,从此70、80后的回忆不复存在。具体如下:
今天去实地查看的,天涯社区人去楼空。
天涯社区成立于1999年,已有22年历史,是互联网时代最早的社区之一。提起天涯,不少70后80后人都会感觉那是一个青春所在的回忆。而曾经的天涯火爆到是众多媒体蹲点守株待兔的地方,并以三天一个热点的速度一度成为网络舆情的引爆区。
“三聚氰胺”事件,新红楼“黛玉裸死”、“唐骏学历造假”以及红极一时的小月月事件最初都是从天涯的火爆到最后几乎演变为全民事件。当时的天涯社区里面,真的是藏龙卧虎。每天社区上讨论各种话题,最早的“天涯杂谈”成为网民诉苦的地方,基本当年的很多热点事件都是从这发酵起来。
天涯社区从开创之初,就以各式各样的人文情怀,对网友的包容,信息的开放。得到了当时很多冲浪人的喜爱。天涯发展最初依靠着论坛、社区、博客、个人空间等基础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刚上网的网民,天涯社区更是在后续陆续推出了分类信息,问答平台,商店,社交平台等一系列的产品。
1999年,新浪,网易,腾讯,阿里巴巴这些今天的互联网巨鳄也是刚刚诞生或者还没有诞生,各个大佬还在寻求融资,天涯早已领先于它们手握成千上万的用户。
成立当年,因一篇《天涯这个烂地方》而名声大躁,让天涯被冠上了“知识精英云集”的名号。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后来名声大噪的宁财神。
除此之外,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发源于天涯社区“莲蓬鬼话”板块;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最早也是连载于“煮酒论史”区,据说当时只要一连载,点击量立马就能破百万。
除了《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九层妖塔》、《鬼吹灯》等等,一系列优秀的文学在这得到演绎,当时的网友逛天涯绝对是一种享受。不像现在的刷屏文学网站,基本都是被一些低俗的内容刷屏。
可以说当时的天涯就是最大的文学IP生产地,称之为文人骚客的乌托邦也不为过。
可是,这样一个红极一时的社区,怎么就沦落了呢?天涯社区高光时刻在2018年之前,这十几年间天涯注册用户接近一亿用户,在2013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了一家公众公司。
发行9000万股,票面价格为每股1元。天涯市值最高的时候超过10亿,如此高光时刻,却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2015年4月30日,天涯发布《公开转让说明书》,许多人以为天涯要卖掉,天涯则回应说是要继续上市,这是它近10年来的第三次上市尝试。
直到2019年4月17日,天涯在新三板上正式被摘牌。从此天涯正式开始渐渐一蹶不振。
2021年5月中旬,工信部发布通知,天涯社区等90款APP侵害用户权益被下架。至此,天涯社区几乎走到了终点。
2022年1月9日,网友实地差看了天涯社区总部,发现,门口已经被物业公司贴上了第11次催收函。
天涯社区不是唯一一家被时代抛弃的知名社区。2021年12月20日,拥有近20年历史的军事论坛铁血社区发布声明称,网站于2021年12月20日停止用户发帖、回帖功能,2022年3月1日起,铁血社区将正式永久关闭。
声明中称:“铁血社区起始于Web1.0,壮大在Web2.0。如今Web3.0已经来临,遗憾的是,在移动互联和万物互联的热潮中,我们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这也代表着昔日的BBS论坛又一元老退出舞台,和当年的天涯、猫扑一样,只能游荡在人们的回忆里。
联网社区的路子为什么走不通?这个问题可以从当下最火的网站/APP反思,比如哔哩哔哩bilibili,以及抖音、快手等等。如今,一方面,视频、二次元、元宇宙已经成为年轻一代新的信息传播形式,文字类的有点跟不上时代了。另一方面,也不能说文字的就完全没人看了,有一家上市公司叫果麦文化,老板从搜罗网红作家做起,一步一步做到了主板上市,可以说是通过专业细分的路子获得了成功。
有句话叫做,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打!送给每一个互联网创业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