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每个人都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心理。
现实生活中你的发小、同学,从小一起玩大,哪怕长的丑些,你不觉得丑;你先掌握的东西都觉得是好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你也固执地认为是对的。
去购买商品,买第一眼就看上的准没错,其后的挑来挑去都是在浪费时间。
先入为主的心理学效应被称为心理首因效应,它指的是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判断。
先听到的说法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会在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后遇到不同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现在好多机关、企业、事业团体实行的首问责任制,可能也源于此吧。
首问责任制就是服务对象来访、办事或通过电话咨询、反映问题时,在岗接受询问的首位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必须积极处理或协助引导服务对象提请有关部门处理所提问题和事项的一项工作制度。
可能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对方最初获得信息的人员,各自更容易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吧。
这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学效应表明,第一印象是鲜明的、强烈的,过目难忘的,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牢固,甚至决定着以后交往的进程。
尽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它确实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影响着人们对后续行为和表现的解释。
因此,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重要,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影响到人们日后的交往和互动,尤其是在谈恋爱或者找工作的过程中。
当然,先入为主也不是一成不变、不可改变的,想要改变,可以在日久生情中,也是有可能改变的。
就象曾经不相融的两个人经过磨合相融了;谈恋爱,开始不对眼,经过穷追不舍,当能接受的时候,以前认为丑的就开始变美了,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嘛,不对眼的也对眼了;还有你先前觉得不好听的歌,等你唱会了,你就觉得好听了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