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腹痛
有个病人顽固腹痛,反复发作,有时深夜痛醒,辗转不安,严重时一两日不能进食,终日烦躁不止,偶尔舒缓,吃东西后又加重。到医院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遂诊断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可空有诊断,却无治疗,病人苦不堪言。一次腹痛剧烈,急来竹篱茅舍。小指月摸他脉弦紧而硬,说,腹痛用芍药。
爷爷说,那就用芍药甘草汤,重用芍药80克.甘草40克。
结果药吃下去,腹痛减轻,虽然没那么剧烈疼痛了,但仍然绵绵作痛。
小指月说,这么厉害的芍药甘草汤,专治腹中各类绞痛.都治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病人复诊时,爷爷便用手撑开病人眼睛,发现病人白睛有些斑点,心中便了然,说,指月,这个腹痛有可能是肠道寄生虫引起的。
小指月说,难怪了,我看以前的医生既是六君子汤,又是少腹逐瘀汤,还有四逆散等各种调气活血补虚的汤方,用了都没有效果,却没有考虑到虫邪为患。
爷爷说,试试用鸟梅汤。结果病人服了一剂乌梅汤,腹痛得安,便觉吃对药了,连服七剂,多年的腹痛遂愈,随访,再未犯病。
爷爷说,肠道寄生虫也会引起腹痛,容易漏诊,所以对于一些顽固的腹痛,必须要想到这一点。 乌梅丸就是专治蝈虫腹痛的特效汤方,如果觉得乌梅丸难以配制,可以直接到药房买肠虫清药片,吃几次就会好。
小指月说,看来腹痛并没有固定的药,找出腹痛的原因,才有助于真正治疗。不然的话,空有古方名方、灵丹妙药,也不能够在临证中获取好的疗效。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江尔逊经验:江老认为,初业医者慨叹经方难用,其实是不熟悉仲景的原文。他本人善用经方,其最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熟背原文。如他曾治某患儿,麻疹后阵阵心烦,初认为疹后余热,予养阴清心之方罔效,烦躁益频.每见家人进餐即索食,甫入口,则烦躁顿作,须臾自动停止。江老玩味经文,忽然悟日:此乃蛔厥,因《伤寒论》厥阴病篇描述蛔厥的特征是:“今病者静,面复时烦者....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遂按方证对应,予鸟梅丸去辛温之品,加驱虫药。服一剂,大便下如污泥,便内挟虫,从此烦躁止矣。他所治愈的不少蛔厥,均是既不腹痛吐蛔,亦不厥逆,却与“静而复时烦, 须臾复止”的描绘相合。故信手拈来乌梅丸,方证对应,敏收捷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