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长沙第一社会福利院做特殊教育老师。所谓特殊教育就是和那些被遗弃的孤儿打交道,有很多残疾儿童,也有很多正常的孩子,只是他们没有亲生父母。也许我们都觉得福利院的孩子们都过得很凄惨的生活,其实则不然,他们的生活和正常人的生活一样,吃穿住用和玩等各方面都很好。现在就说吃的吧。那是二十年前,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没有现在这样好。我一个穷大学生刚毕业也没有钱,在福利院上班就和孩子们一起吃饭。福利院有一个大食堂,食堂有四五个做饭的师傅,他们要给福利院里所有的老人和孩子们做饭,所以我们每个部门都会派人去打饭。那时候我也经常带着几个大孩子一起去打饭。早餐一般是米粉、包子、馒头等。打饭要按人头算,比实际人数多打一些,以免不够。不管你吃不吃都要打这么多,一个孩子两个包子,而事实上很多孩子只吃一个,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剩馒头或包子被扔掉了。中午和晚上是米饭和菜,菜是两菜一汤,一荤一素,荤菜肉都放得很多。每次也有很多剩菜剩饭被倒掉了。我们饭厅门外的垃圾桶旁边养活了很多大老鼠,那是我见过的最肥的老鼠,那毛光滑如油一样。福利院请了一个专门挑剩菜剩饭的,他挑去喂猪,免费挑,还要给他工钱。那些年我上班都是跟孩子们一起吃,我觉得饭菜很不错,如果自己在家做,我就做一个菜,在那里吃都是两菜一汤。早餐的满头做得特别的好,比外面卖的还好。后来福利院的儿童部搬到浏阳,那是一个镇上,儿童福利院的边上就是一个大橘园,每天早上去上班,下班回家还要带便宜而新鲜的橘子回来。晚上回家水果都有了。
我来攸县后在幼儿园做过几个月的工作,幼儿园只包中餐。但是和孩子们吃的不一样。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不吃辣的。所以就只能给老师单独炒菜。是三个菜,是固定的,周一到周五轮换。虽然菜比较简单,但是也不错,也许人多吃饭香吧,上班的时候总是感觉那么饿,吃饭的时候吃得特别的香。自己在家吃饭,再好吃也没有味道一样。
现在我在托管上班,也是和孩子们一起吃。托管的奶奶每天给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孩子做饭,但是奶奶做的饭菜特别好吃,我不知道为什么同样的食材到了奶奶的手下,菜就变得那么香了。每天都是三菜一汤,而且每天都换样,样样都好吃。而且孩子比较多,人多吃饭也香,四个小孩一桌,边吃边聊,其乐融融。除了这些工作,我还在手机店做过三个月工作,老板不想请人做饭,那样既要付给请人的工资还要买食材,索性就是直接给每个员工出十元钱的饭费,叫外卖。一共大概七八个员工一个人十块钱。快到饭点的时候总要有个人出头点餐。那时候点餐也吃得很好,大家有吃的开心。晚上上班的时候人少偶尔两个人的时候就自己拿钱去买,记得我经常和另外一同事计算十元钱的用法,记得那时候我们能买一份奶茶和一份炒粉,吃得非常的开心。这些都是那些打工的日子,别人也许觉得心酸,我倒是觉得开心、快乐!
时间过得真快,长沙十年,攸县十年,我们在湖南呆了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我一直和孩子们混吃混喝,所以导致我现在人过四十竟然还不会做饭,偶尔做一次,吃起来也没有任何味道。所以说,我现在必须努力学会做饭,要么就是换工作的时候继续找保持的,否则我可能会饿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