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赢了理,输了人有什么意思?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不知不觉,我已经回家一个月了。十二年了,这是第一次我们24小时都在一起。还是有点不敢想,以前我总觉得挨近了,我们俩就会吵架。所以一般在一起十多天就会闹得不愉快。这次好像到现在还比较好,虽然会有些意见的分歧,但没有闹到过赌气的状态。在做一个重大决定时,他说:“咋这次这么和谐呢?都没有吵架。” 比起对错,理解对方的发心更重要。
又回想起妈妈有一天给我打电话的情形,妈妈这一辈子啥都好,就是爱争理。那天我又逗她,打电话时她说我错了,我笑着说:“我没错,是你记错了。”然后明显感觉她有点不高兴,就开始跟我理论,我马上就认怂了,说“我错了”,然后感觉氛围一下就对了。想想以前我俩不甘示弱,非得分个你对我错的那个劲儿都觉得好笑。可能妈妈这辈子都觉得自己委屈,所以才处处争理。然后我也就自然而然把这个传统延续下来了,我现在常常回想起曾经先生说的一句话:“好吧,你对,你都对,你赢了,高兴了吧!” 可是好像每次获胜,我都没有那种赢的快乐。输了人,赢了理有什么意思。
二.站在道理的制高点,服不了人。
有一天听张庆祥老师讲《论语》时,他说修道场里的人与人之间相处中的残忍程度跟社会上的差别不大,只是换了种形式变得更隐蔽而已。前辈贡高我慢,容易站得很高去看人,很常见的。我突然惊醒,开始去反思自己有没有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果不其然,那两天老张天天说“责人严,律己宽”。我看书时就会喊他看书,他还在玩的时候,嘴上没说啥,心里还是不高兴的,已经开启了评判模式。可是我忘了这么多年他老老实实上班,我东跳西跳的,他也没说啥。他学习时也没非得盯着我啊!所以人不是管的,真的是凭德行感。以为自己高的,总会跌下来。
三.守好本分才有幸福
很早就想看《三十而已》了,毕竟也到了这个当口。自己三十没立起来,就看看别人的三十怎么样了。这部剧的编剧也是30岁左右的人,所以看起来觉得好真实啊!这些不都是我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情绪吗?不过还是和很多电视剧一样,仅仅是反映了现实问题,人生该去向何处依然无解。看得很热闹,回到自己身上还是不知道怎么办。不过值得欣喜的是,无论主角们如何烦恼痛苦,沉沦起伏。总在每一集结尾处会拍一个卖煎饼的三口之家。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他们总是矜矜业业,做好自己的本分,给家人或者路人温暖。没有那么多欲望,彼此关爱,每个镜头都很暖,一家欢笑不断。在这个都想干大事,赚大钱,走捷径的时代。可能大家都知道这样简简单单才是幸福,可是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简单。
那天跟潇潇们一起聚餐聊天,也聊到了曾经总想挤进不属于自己的世界,越来越不清楚自己是谁的日子。内心是慌的,外在的装备再好也掩盖不了自己内心的不配得感。挤了半天才发现,不属于你的圈子你进去了只是个过客。你虽拼命地表现,最终可能在别人眼里也只是个小丑。
而现在的日子,心里多了很多安定,除了利益,生活还有很多色彩。老张很怕陪我去见朋友,他说除了吃饭总有目的,他喜欢简单一点。曾经我们还很骄傲地称之为这叫“资源整合”,我还笑过他不懂国情,在国外待傻了。现在我一年没去“整合”,我的资源们呢?能说到一起的,关心你的还是那些我从没去“整合”过的,甚至没关心过的亲人,多年不联系的老友。
【家书十年传:明伦之外无学,修身之外无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