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浮生之幸—灵魂相依

浮生之幸—灵魂相依

作者: 桂花树下 | 来源:发表于2018-07-25 19:50 被阅读0次

        《浮生六记》是清代作者沈复所写的一部自传体散文作品,现存于世的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四个部分,主要记述了沈复与妻子陈芸二十三年的夫妻生活,以及沈复在妻子亡逝前后的游历经历。

        沈复和陈芸夫妻二人并没有特别惊心动魄的经历,不过通过沈复生动的记述,让读者感受到夫妻二人深切的情感和深邃的精神共鸣,以及他们面对困境超脱淡泊的精神气质。沈复豁达开阔,疏财仗义,淡泊名利,有豪士风范,陈芸娴淑多艺,聪慧多情,能与丈夫琴瑟和鸣,共享人生闲情与欢乐,也能与丈夫共赴险境,共同面对生活挫折。他们的生活倍受后人羡慕和推崇,究其原因还是他们心灵的契合。

        陈芸天生聪慧,心灵手巧,善女红刺绣,而且自幼识字,既有当时一般女性贤惠的技能和美德,同时也拥有特别的品质,以及独特的个性和性情。她勤快、重情,同时因为识文断字,而拥有知识女性的品位与独特见解。

        沈复虽然出身诗书之家,也曾投学名师,不过他并没有热心仕途的决心。舞文弄墨,有时为了养家活口,更多的纯粹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他偶尔外出经商,结交甚广,既有文人墨客,也有仆役闲杂、低微百姓。他性情豪放,兴致所至,生活随意自然。

        陈芸不同于当时女性,胸襟开阔,渴望学习新知,而且在丈夫的认可和帮助下,见识天地景色,甚至女扮男装出行。虽然常有出格行为,却性情真挚,既有传统女性的娴淑细腻,也有精神伴侣的天真与美好。在丈夫沈复的笔下,陈芸的形象生动,温婉可人,勤奋坚韧,识大体,而有独到见解。

        更难能可贵的是,沈复对妻子的理解、包容与支持,当家人对妻子产生误解与非议的时候,依然支持妻子,在困苦生活中始终与妻子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相比遵母命休妻的陆游,沈复要勇敢得多。

        陈芸遇到沈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远幸与她同时代的女子;沈复遇到陈芸,能够获得真正的精神伴侣,虽生活困苦却甘之如饴。在这段婚姻里,他们相互成全,共同成长,这才是真正令人向往的婚姻生活。

相关文章

  • 浮生之幸—灵魂相依

    《浮生六记》是清代作者沈复所写的一部自传体散文作品,现存于世的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

  • 浮生之幸

    我故意晚起一会,让冬日的阳光洒满我温暖的心房。 虽然目的与任务依旧遥不可期,但今早,我不想去吃食堂。 我要与你一起...

  • 灵魂相依

    默默地 黎明睁开了眼睛 晨曦说出了秘密 月亮走我也走 无言的相望 在每个夜晚 数着星星 第三颗眨了眨眼 不用掩饰 ...

  • 灵魂相依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能遇到一个懂你的人,一个真心喜欢你的人。不管你的好的,坏的,美的,丑的,你的好脾气,坏脾气,...

  • 灵魂相依

    我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人生中,总有一些执着的东西, 或是一个梦, 或是一段情, 或是一个悄然触动自己灵魂的人。 ...

  • 灵魂相依

    灵魂伴侣,这个词自从徐志摩到现在时髦了一百年了。在寂寞的人生中,曾经有人懂你信任你,已是何其幸运。哪怕只是短短的一...

  • 灵魂相依——读《浮生六记》有感

    今天是读《浮生六记》这本书的最后一天,总结篇。我们在总结、体悟沈复与芸娘的爱情以及他们的生活点滴。有一篇...

  • 伴浮生

    不念前世,不待来生 有谁在细语今生 不念前世,不待来生 有谁在相思今生 长情伴浮生 得之我之幸

  • 【风语阁】诗 | 勿念

    浮生 聚之急急,展颜醉尔,诗情画意眉眼间 执手相对无语,恋之深深,思之浓浓 黑夜,清风徐来,情意更融融 相依相偎,...

  • 别说对不起,我想你说爱我,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句话出自徐志摩:“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是而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生之幸—灵魂相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ym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