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非暴力沟通》来自美国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倾力奉献。他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他发现的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不仅教会了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首先,要留意发生的事情,表达出我们此刻观察到了什么,而不是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比如受伤、害怕、担心、喜悦、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了那样的感受,以及我们的具体请求是什么。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看到处于青春期的儿子把脏袜子扔到桌子下面和电视机旁时,是这样运用非暴力沟通的这四个要素清楚的表达自己:艾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回想我们自己此时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这样的:艾利克斯,你看你整天把屋子里弄的乱七八糟的!你总是这么乱扔乱放,不爱干净,长大了怎么办!你赶紧收拾整齐了!
前后两种表达方式,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我们日常的言语表达中,会有几个常见的误区。首先,区分观察和评论。上面的例子中,这位母亲准确的表达出她看到的客观事实是“桌子下面有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而我们表达时往往略过客观事实而直接做一个评论出来“屋子里乱七八糟的”。屋子里真的乱七八糟吗?很难说!其次,区分感受和想法。这位母亲直接表达了她看到这幅场景的感受是“不太高兴”,她的需求是“看重整洁”。而我们往往是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出自己的评判,甚至直接给对方贴出标签“乱扔乱放,不爱干净”,事实上对方真的是这样的吗?很难说!第三,区分请求和命令。就是要告诉对方我们需要他做什么,核心在“我们自己”,而不是我们命令他要怎么做,那样的核心在于“对方”。
学习了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在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中屡试不爽。
我家大宝每次早上起来都不先叠被子就去吃饭,我就会说:我看到被子还在床上。每天睡觉前总不想着把书包收拾利索,我就说:我看到英语书和数学卷子还在桌子上,铅笔没有放到笔袋里。我发现在这样讲过以后,孩子都会过去收拾好的。
大宝喜欢吃零食,每次看到总是拔不动腿,叽叽歪歪的吵着要吃。之前我都是一口拒绝,说吃了对她身体不好。孩子很反感,因为她认为零食很美味,是好东西,而你认为零食是不好的,对身体有害的,她的感受根本没有被理解。现在我就会对她说:零食确实挺好吃的,上次吃完你的嗓子疼,还咳嗽,我很心疼,你还得吃药,我很难受,你真的要吃吗?这样说完,我发现虽然孩子不情愿,但是逆反心理和烦躁情绪都没有了。我猜是因为我表达了自己对她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给出了一个对零食的评判。
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但是”
用心倾听会更好的体会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持续关注并给予反馈可以帮助他人充分表达;倾听会使我们勇于面对弱点,预防暴力,谈话生动有趣。
书中举的例子深深的震撼了我,尤其是一位老师通过倾听对方的需求逃离了自己被强奸的厄运,还有一位妇女通过倾听和反馈预防了自己遭受暴力攻击。非暴力沟通的强大威力来自于对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背后的需求的关注。应用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就是关注孩子说话和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在于只听孩子说什么,只看孩子做什么,而没有顾及这背后的情绪和需求是什么。
端午放假回来,大宝说:放假了,我今天不想写作业。我一口拒绝:不行,现在是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磨叽了一个半小时以后终于坐到了书桌前。进行番茄钟训练时,第一个番茄明显看出来不在状态,虽然眼睛看着卷子,身子扭来扭去,手挠挠这抓抓那。我在脑海里不断搜索着合适的方法和措辞纠正她这样懒散的态度,遗憾的是怎么都没想出满意的说辞。正不知所措时,大宝突然问:做多少份卷子才能下去玩?我一听便眼前一亮:就不怕她有需求。她继续说出她的顾虑:是不是做多少份都不能下去玩?我抓住机会:当然不是啊,三个番茄后下去玩一个小时如何?她貌似很意外:行。进行第二个番茄时明显看出状态不一样,虽然中间也有三次分神,但整体专注质量很高。这次的体会特别深刻,孩子的状态背后肯定有原因,有时候理解了孩子的需求,双方沟通起来就会特别顺畅。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是培养对自己的爱
当我们表现不完美时,一般会自责,这是因为内在需求未被满足。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的成长方向,避免自我惩罚。
不论我们选择做什么,要了解自己为什么那样做。也就是理解我们的行为动机,书中告诉我们要应用“我选择”而不是“我被迫”。这一点,我感同身受。
比如,职业女性为了做一名负责任的母亲而选择回归家庭,做家庭主妇,往往会觉得特别委屈。觉得自己受了这么好的教育,也相信自己的才干,但貌似都白白浪费在了无聊无趣无成就感的家庭琐碎上了。她们会认为这是自己“被迫”的选择。试想,当一个人做一件“被迫”的事情时,她的心态是什么样的?不情愿、埋怨、甚至痛苦!换个思路来讲这件事情:如果不选择回归家庭,孩子将没人照顾;如果孩子没人照顾,自己就会郁闷难过,干不好工作。这样想下来,回归家庭其实是主动的选择,是为了不让自己着急上火郁闷难过而做出的主动选择!生命中本没有“被迫”的事情,一切都是“选择”的事情。比如,我们不想死,所以选择生,我们不想饿,所以选择吃。“我选择”就是负责任!
我们之所以会生气,是因为指责他人,而真正的原因是我们的需求未被满足。表达愤怒的过程有四步:1、停下来。2、留意指责。3、体会内在需求。4、表达未被满足的需求。要到达3、4步的过程需要先倾听别人。当我们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如果我们手指向外,就会指责他人;如果我们手指向内,就会自责;这两种都不是明智的举动。要深入体会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从而表达出来。
这几天陪孩子期末复习,面对孩子那么多的知识薄弱点,讲着讲着题就会情绪激动,批着批着卷子就气得要命。讲了一百遍还错!事后仔细琢磨,看似我是在指责孩子不动脑、不认真,其实是我想有一个学习好的孩子的需求没有实现。孩子进步的程度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那个程度就给孩子贴了很多的负面标签!积累了一个学期甚至几个学期的知识落角点怎么可能一下子都能信手拈来!看清楚了事情的真相,我知道了我自己努力尽一切可能帮助孩子补上不足之处,目的是为了实现我自己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所谓为孩子好!
当情绪低落时,不要去试图分析别人或自己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了解我们的需要,并采取积极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书中化解积怨的案例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很多时候人和人沟通的误会往往是因为我们只听见了对方说了什么,而没有在意他背后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回想我自己平时,就像案例中的爱丽斯,听到不中听的话,总会觉得自己委屈,被冤枉,觉得别人不理解我。其实,是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自己的心思,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心里揣摩别人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有时候就会很受伤。
读完了整本书,收益很多。不仅是这些外在的沟通技巧,更多的是引导自己时刻查看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内在需求。了解了自己,接纳了自己,公平的对待自己。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