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万物生于静而归于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的表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晚清著名政治家、三代帝师翁同龢(和)曾在一幅对联中写道:“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符号,是中华民族自然作息、躬耕田畴、苦读寒窗积淀而成的做人品质和审美追求,不仅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
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对自如。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街亭后,安然自若、焚香操琴,以“空城计”智退司马懿,这是临危不乱的智慧;淝水之战中,谢安和客人下棋等待自己十万军队与前秦七十万军队作战的消息,在接到得胜的喜讯时,淡然说出“小儿辈大破贼”, 这是游刃有余的境界;楚庄王大宴群臣,灯灭之际有将军拉扯妃子衣服,被妃子折断帽缨,他不去追究何人失礼,反而要大家全都把帽缨折断继续喝酒,因此赢取人心以死相报,这是宠辱不惊的心胸。
“致虚极,守静笃”,“守静”是为了恢复心灵的清明。如果内心不安静,怎么会抽丝剥茧寻找本质,又怎会考虑各种各样的可能?只会让自己一直处在忙乱当中,没有方寸,只会火上浇油,使问题激化。安静下来,梳理出最重要,也就是最根本的问题,才能掌控局面,按照自己的计划前行,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怎么进步,任何人都会生活在一定的麻烦之中,这常常会给我们带来紧张和压力。情况越是危急,事情越是麻烦,就越需要“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心态,需要静态观变幻、静气思良策、静心做事情,始终要做到精神镇静、头脑冷静、心态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静之心处人处事,只有这样,才能静心凝神,举重若轻,锻造出我们强大的人格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