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

作者: 牛爸爱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12:05 被阅读32次

人生的修炼,可长着呢。

这周接到一个重大任务,要在300人的会场做主持,外表看起来依然平静,其实我的心里早已惊涛骇浪。

于是昨天的公众号就这么停更了一天。

——说好的每天晚上7点发布呢?

所以说,修炼得不够,功力不行啊。

稍微遇到点事儿,就气馁了,把持不住了,想找借口了。

上个月听华杉讲“君子集义”,我感受到灵魂深处的震栗。

华杉说,浩然之气怎么来?——浩然之气,乃“集义而生”。

以前,每每读到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心里都充满了向往。这是多么坦坦荡荡,强而有力的一种精神。它至刚至大,充斥于天地之间,永不改变。

这是笃定到了极处的表现。

恰如《道德经》里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极致笃定状态。

上个月起立下一个小志愿,即便自己写的再烂,都要坚持写下去。因为分享一定会帮助身边的朋友带来好的改变。

——“他们的改变也许并非100%因为你,而是你的分享让他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可一临大事,就慌了。

不过是一次主持而已。但心里被杂念塞满了,所以不能虚;患得患失,又不能静。

所以才要“集义”。

自己下的决心,压碎牙齿也要坚持。而不是今天坚持一下,明天就不坚持。

自己立的规矩,拼死也要做到。要有“日日不断,拱卒之功”,要有“铁杵磨成针”的信念。

自己信奉的道理,就要100%践行,不能有半点打折扣。否则就不是真信,而只是观望罢了。总是观望,就等于朝三暮四,不会有任何积累。

“集义”的关键,就在这个“集”字上面。

不是找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办成了,“浩然之气”就养成了。

而是在日用常行的生活小事中坚持原则,一刻也不松懈,一丝一毫也不动摇,守住一口真气不散。

就像健身,你今天猛练10小时,不仅瘦不了,反而会把自己练成残废。

你得每天汗流浃背,哪怕下班累得只想躺下,还是得抽20分钟让自己练到汗流浃背。

两三个月,你的体型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精气神也截然不同。

浩然之气“集义”而生。

要在一事一物上磨。

越“集”,这股真气愈渐生长壮大,凝实和升华,慢慢的,你做事情就无所畏惧,不再犹疑。

以至于“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到那一天,别说主持300人的会议了,就算习大大来我家做客,军哥都云淡风轻。咳咳,开个玩笑。

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养浩然之气,其实就是“修身”。修身,修养自身,修炼自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炼无止境。

怎么修炼自己?

试问: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吗?你要行什么道,成为什么样子?你做到了多少,还差几分?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可以理直气壮的回答了,修行才算是上道了。

相关文章

  • 每临大事有静气

    我们生活里有一句老话,说的是“艺高人胆大”,一个人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有比较深的认知,在面对危险而混乱的场景时,能保...

  • 每临大事有静气

    最近在读《侯卫东官场笔记》,里面的名言警句不少,让人感触良多。“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侯卫东以前的上级领导,青林镇...

  • 每临大事有静气

    人生的修炼,可长着呢。 这周接到一个重大任务,要在300人的会场做主持,外表看起来依然平静,其实我的心里早已惊涛骇...

  •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遇到重大事情尤其是突发的大事件,能够保持沉着冷静,从容不迫,指挥若定,实在是人...

  • 每临大事有静气

    转自我的一位玉友姐姐零八年写文章。说的很有道理。。。分享给大家 有幅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这幅...

  • 每临大事有静气

    老子说,万物生于静而归于静,静,自古为人所推崇,不仅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

  • 每临大事有静气

    当接踵而来的事,打乱原定的步伐时,就会心烦意乱。 紧接着这种烦乱就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各种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从被...

  •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有很多静心的东西,琴棋书画,每一样都需要平心静气才能完成,心浮气躁是根本就做不好的。我们的文化...

  • 每临大事有静气

    老子说,万物生于静而归于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的表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 每临大事有静气

    普通人家平凡生活中的许多不顺心的琐碎事,常让妻感到烦躁、生气。在这种时候,妻多会向我唠叨。 某年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临大事有静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ze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