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人会不会变老我不知道,老人却是实在的会变坏。
病房里一个老头,平时看着温文儒雅,气度不凡,今天却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晚上六七点大家都洗漱完毕,衣着整齐躺在床上,他就穿个汗衫内裤站在病房里,惊爆了我的眼珠子。天知道,这是女病房啊,我们三个男家属陪护,平时我们都是穿着衣服睡觉的,连睡衣都不好意思穿,这位大爷把病房当自己家了,这位爷看形象气质谈吐穿着打扮也是有身份地位有学识的人,没想到行为却如此不修边幅,真让我这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人惊了个呆啊,简直刷新了无耻的下限,重塑我对道德的认知了。
最近几年有个词特别火:公序良俗。病房也是公共场所啊,是不是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啊,不能过于随便吧,简直辣眼睛。
这位爷让我想起了当今社会越来越淡化的一个词:礼。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中国人知礼守礼,礼义廉耻是中国人共认的道德底线。礼,分为礼仪和礼貌,礼仪又分为礼和仪,礼代表礼节,是一种行为习惯,仪就是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在家怎么不修边幅,不注意形象都没人在意,但是出了家门走上社会,就需要照顾周围人的感受,不能过于无耻了。
如今经常能看到穿睡衣拖鞋上街的,尤其以妇女居多,感觉有一部分女人一旦结了婚就放飞自我了,结婚前小家碧玉,结婚后糟糠之妻。很多就放弃形象管理,直接变成广场舞大妈了,抠鼻屎放屁穿睡衣上街都不在话下了,当年那个含羞带俏的邻家小妹妹再也不复存在,只能在春天里回忆了。
当然也有赤膊大汉,虽然男性比女性粗犷,也不需要避讳,但是汗衫大裤衩人字拖光着膀子踩着凳子叼着烟吆五喝六的形象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也许我还是比较保守,我一般只要下楼,一定要洗脸刷牙,衣着整齐,否则我就不出门,甚至房间都不出。如果没有刷牙洗脸我就不见外人,有外人的场合,我一定不换衣服,甚至提裤子都要转过身或者找个隐藏的角落。
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吧,但是我发现现在能保守本心,会讲究社交礼仪,公共场合注意言行举止的人真的很稀少了,凤毛麟角。
如今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呢,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明礼守礼了呢。
中学生行为守则第一条:自尊自爱,注重仪表。我上初一第一节课,班主任就教了,我还记得很清楚。但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真的越来越少的人注重社交礼仪了。
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一、缺少宣传。社会宣传少了,没有人重视了。中学生行为守则现在还有几个学校会教,有几个学生能记得,有几个人会遵守?除了中学生行为守则以外,还有其他途径能学到社会礼仪吗?
二、教育断层。现代社会学校过于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根本不重视德育了。当年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早就没人在意了。小学的思想品德课还有几个学校在教的?到了中学还有礼仪的教学课程吗?
三、文化断层。古时候的人知礼守礼,甚至有个专门的礼部负责教化百姓,如今我们地把古人留给我们的精髓当糟粕抛弃了。我们学习了简化字,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历了学科改革,却抛弃了最基础的礼仪。现在的人还有人知道古时候有哪些礼节吗?要行哪些礼仪吗?反倒是近些年社会上有些年轻在追求古风,追求复古,追求汉唐文化,学习古人礼仪,但是这些其实还远远不够。
现在的学校已经脱离了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这个基本职能了,只知道考试,凭分数排名次,还有人考核综合素质吗?
教育改革了这么多年,越改越看不懂,这些教育家们到底明不明白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到底应该做什么,老师到底是什么。教出了几个清华,几个北大,几个牛津,教出了几个诺贝尔就是厉害了?无敌了?孔子为什么能称为圣师,为什么能流传千古,儒家学说为什么经久不衰,难道是因为教出了诺贝尔?教出了几个省状元?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个个都是清华北大?这还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希望这个社会少一些穿背心裤衩满街乱晃的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