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7月1号,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了GAP Month。
我们生活在一个主观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客观的世界。主观世界有赖于个人的建构,受情绪状态、个人历史等因素影响,不稳定。但在主观的世界中,由于理论健全,个人建构多,往往可以获得逻辑的自洽。客观的世界则相反,不受个人情绪的影响,遵循物理的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但这两个世界,往往是互相交叉影响的,我们基于对世界的理解,不断生产各种各样的物品、知识、服务,而这些产品,在生产出来之后,就进入了客观世界,遵循客观世界运行的规律,开始流动。
有趣的是,产品在客观世界的流动方向,却又是每个人的主观世界——通过进入、影响人的主观世界,获得价值。举个例子,抖音上爆火的视频,就是通过迎合每个人都拥有的某种情绪:羞耻感、优越感、惊喜感等,来流动进更多人的主观世界。但这种产品的是肤浅的。反之,咨询行业的交付报告,往往是面向某一类小众的人群,通过定制化报告,扩大单点的影响力,它是深入的,获取高额的收费。
这个产品生产、流动、影响的过程,可能本质上就是知识型产品交易的过程。
GAPMonth开始前,我其实还是希望这段时间可以更productive地度过,因此在目标上,我初步设定的2个目标,一是和外界的招聘机会保持信息互动,持续积累面试经验;二是复盘过去四年咨询公司的经验,把曾经遇到过的问题,结构化、模型化,形成一个工具库:这个工具库本身就是未来我解决更多问题的基础——在我想象中,它类似一个军火库,里面包括了各类武器,有解决大问题的“核弹”,有解决小问题的“刀枪”,有解决粗放问题的“砍刀”,有解决精细问题的“手术刀”。我希望未来它能够支撑我自己,甚至是支撑更多人。
再往前走一步,这一个军火库,可以长什么样?
我想象中,它的结构是一个模型-适用场景-案例——一个模型,对应一个使用场景,对应一个具体的案例说明。
举个例子:
【模型】
What、Why、How
【适用场景】
WWH这个结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结构,用来将研究内容更有逻辑地整理;也可以作为问题分解的思维工具。
个人经验更适用于探索性的研究,比如一个新市场、新业务领域。具体操作上来说,可能基于一些行业常识性的观点(WHAT)入手,可以逐步去追问(WHY),且这个追问,很可能是千千万万个WHY,最后再确定怎么做(HOW)。
【案例】
在C新市场进入的项目中,客户希望知道为什么不能够按照S公司的模式,将市场销售职能全部外包给第三方,如SH?我们再讨论后觉得从短期进入上看,这样可以获得快速的进入能力,且对于品牌商的精力占用会很小,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从长期的增长上来看,就是会牺牲掉市场的掌控能力。我们认为从客户希望做到行业龙头的初衷上看,依靠全外包的模式,很难说能够持久稳定的增长,因此,还是建议客户能够下场自建渠道。
如果我们结构化一下,大概会是这样:
What:选择大经销商模式,不利于客户长期的销量增长。
Why:各类经销模式,具有各自的优劣势:大经销商制占用精力少、投入少、开发速度慢、天花板低,市场掌控弱。最极端的直营制,占用精力多、投入多、开发速度快、天花板高、市场掌控力高。
How:建议使用混合的通路模式,布局市场,其中直营做现代渠道,经销商做传统渠道。
基于这样的梳理,过去经历过的各类问题,都可以梳理成模型,并且在下一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
这也是我很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