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给李娟的颁奖词是这么写的:“她的文字独具性灵,透明而慧黠,边疆生活在她的笔下,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
这个颁奖词写的太真实了,读李娟的书,让人有一种无懈可击的松弛感,她的文笔是那么优美,富有灵性,在她笔下的一切仿佛都是活的。
在《遥远的向日葵地》整本书中,李娟写的自己家养的狗,是这么说的:
我家养过许多狗。叫“丑丑”的其实一点也不丑,叫“笨笨”的一点也不笨,叫“呆呆”的也绝对不呆。
赛虎是小型犬,温柔胆怯,偶尔仗势欺人。最大的优点是沟通能力强,最大的缺点是不耐脏。它是个白狗。
小狗跟人一样的,还会沟通呢,还沟通力极强呢,甚至还不耐脏啊。
这样的文字,既滑稽,又让人解压,读的时候,我是哈哈大笑的。
其中,还有一处是描写鸭子的:
于是我们的鸭子和鹅整个夏天灰头土脸,毫无尊严。
鸭子和鹅还有尊严,哈哈哈,这恐怕是在李娟的书中才有的吧!
日子是苦的,生活是甜的,甜之中还带有丝丝的感伤,比如写到外婆,李娟是这么说的:
她九十多岁了,一生颠沛流离,数次白手起家,仍难以接受眼下的荒凉。
若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一生颠沛流离呢?
若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三番五次的补种向日葵呢?
若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为了剩下人工费,夫妻两人搬运东西200多次呢?
日子虽然是苦的,也确实是很艰苦,缺水,多凤,多沙尘暴,为了怕家被风刮走,生活在北疆的人是谁在地窝子里。
这样的地窝子密不透风,而最让人觉得糟心的是,刚盛起来的饭菜,吃第一口的时候还是干干净净的,吃第二口的时候就是铺上了尘土。
可即便这样又能如何,还是继续的吃呀!
“回想这段经历的时候,我有无数条路通向记忆中那片金色田野,却没有一条路可以走出。写这些文字时,我有无数种开头的方式,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结局。”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去北疆看看,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想看看那大片大片的向日葵。
没有体验过那种生活的人,是无法感受到其中之艰辛的,只是感受到了哪些活跃的文字和动人的画面。
我想,任何的苦都不是唯一的,一定也有乐趣围绕着,苦中作乐,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