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女人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我一直都有一个困惑,特别是女性越来越独立的现在,这个困惑也是一个矛盾:女人,到底是柔还是刚?
昨天下班就风风火火的赶去市里上课,晚上回来路上一直在想,努力是好事,可别因为努力而把自己活成了女汉子才好。
回到家不久,在姐妹群里看到老五发来信息说:“二姐住院了。一个人上了手术台,全麻,未通知任何一个人。”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瞬间堵塞,说不出的感觉。了解情况后才让心落地。我回想:刚才那瞬间心里有敬佩,有忐忑,也有遗憾。我在想到底在她的生命里发生了什么故事,让这样一个美丽优雅的女人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条硬汉子?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一直坚持走到现在?她是如何经历她生命里面的难......久久不得安睡。
张德芬分享了这样一篇的文章,她说:女人,如果柔,会让人觉得这个女人太软太好捏,没有主见不独立,没有个性太温吞,这样的人,很容易遇到强势的伴侣,从而被压制;如果刚,则会强势有攻击性,疏离理性,不太好接近,没有女人味,这样的人,则很难建立亲密的关系。很多情感专家也说,女人还是要柔软,这是女人与生俱来的阴性能量,同时,女人要独立,不能太过依赖。我记得在家族排列系统也有一个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讲的序位法则: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女人跟随男人,男人服务女人。在很多家排课程里可以看到多少家庭也是因这序位错乱而造成家庭破碎,实在让人揪心。
只能说,大家对女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既要绕指柔又要独当一面,所以在这些条条框框里,女人们才会迷惑拉扯:我到底要活成什么样,才是女人的样子?
以往传统时代,女人躲在深闺中相夫教子,柔美、懦弱,却不能经风雨;用一句流行的话来形容现在的女人,话说:“女人不是水做的,而是水泥做的”,女人们又把自己活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尤其是遇到过感情重创的女人更是如此。
其实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活在两个极端是很容易的,但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世界,在如此多元的时代,修通两个极端那个通道,是我们作为人一辈子要修的功课。女人表面看起来是什么样并不重要,对女人来说,“温柔而有力量”该是最美的状态了吧!
“温柔而有力量”指的是不忘记女性的柔美,也要活出自己内在的力量。比如马伊琍,她外貌看起来始终柔柔的,不动声色,云淡风轻。遭遇过婚姻的变故,她也只是一句淡淡的“且行且珍惜”。但是,我们会看到她这份“柔”背后的笃定和力量。在那之后,她没有拿自己的婚姻做文章,只是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向前,拍戏,生活,抚育孩子,演绎作品。她只相信自己,凭自己的能力,可以把自己过得很好,这无关外貌,无关气质,只关心里那份力量。
还有,比如章子怡,她则是另一种野心兼具攻击性的美。一路从内地走到好莱坞,如今为母,她经历的风雨绝不算少,她的强势,自有一股内在力量支撑。我们说的内在力量,其实就是一种万人阻拦依旧不妥协,是一种千般嘲弄自有我主张,看起来温柔也好,刚强也好,我只知道我是谁,我有什么,我要什么,我自有力量,自有光芒。
内在力量,是一种惊艳。我们不该规定女人一定要活成什么样子,而是应该鼓励女人活出自己的样子。看起来是美丽是平凡,是柔弱是强势,都不重要,这一切终归都被时间打败,只有内在的那份力量,才是女人最持久的魅力。
其实,女人所有的外在惊艳,都来自那份独一无二的内在力量。也许有人会疑惑、迷茫,我的内在力量到底在哪里?我到了这个年纪还能活出内在力量吗?我的生活,还能因为内在力量而有所改变吗?
这让我想起朋友之前对我说过一句非常智慧的话语,他说:一个人只能管好自己。正如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的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事,你要活成什么样,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网友评论